每個族群都有自己有形、無形的資產,也有從這個歷史中所發展出的在地特色,只是有些族群可以妥善的運用、發現,甚至發揚光大,形成一個具有商業價值的在地特色,例如日本的和服、賞櫻文化、武士道精神,西方則有蘇格蘭的傳統服飾、以及許多遊行等等,近年隨著韓流興起,到南韓觀光時,換上一套韓服拍照打卡也在年輕的女性中流行起來。
相對於這些強勢文化,在我們的"遠距上山"中,我也看到泰雅族人們表現了他們堅強的生存力道,雖然是少數族群,卻仍有不少人為了保存他們的傳統而奮鬥著,希望能盡其所能將泰雅族的文化資產留存下來。然而我本身為閩南人,和泰雅族有著不同的文化,那閩南的文化資產又是甚麼呢?
在基隆,我們可以看到有漁村時代所留下來的草鞋、天后宮,以及石花菜製作出來的寒天凍等,這些都是有形的資產。除此之外,有些資產是無形的,一定要到當地親身體驗才知道。例如我們在前往海邊時,經過一間寺廟,有許多老人們聚集在寺廟泡茶聊天,嘴巴當然是操著一口道地的台語,看到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拎著草鞋,便好心的提醒我們注意漲退潮的時間。突然讓我意識到,在閩南族群中無形的資產,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廟宇的文化和人的熱情。
細究後會發現,傳統的東方聚落中,寺廟相當於西方教堂的存在,不只是信仰中心,往往也是居民社交的地點。如果遇上大型節慶,例如廟會、三節等,往往近乎全村的人都會一同參與;而平時的午後有會聚集在此泡茶、下棋、聊八卦。在傳統的台灣聚落裡,是很難把秘密藏起來的,因為只要有廟埕這個場合,不消兩三天村裡的八卦或新聞便會從這個地方傳遍全村落。雖然看似很沒隱私,但也因為消息四通八達的廟埕,台灣人的熱情才得以發揮,如果有家戶需要協助,透過消息的傳播,不用多久後一定也會有來自鄰居、村裡的熱心。
這樣的特性之下,許多廟在得到地方士紳捐款後,便會興建活動中心,作為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因為廟本身就是天然的人潮集散地。這個寒假,我隨學校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到雲林協助醫生義診,我們服務隊的義診站也是開設在廟埕和寺廟的活動中心。這裡不只有足夠的空間,還是個先天的居民集散地,結束一天工作來廟裡上香、小聊時,還可以順便做個健康檢查,比起要到衛生所、小醫院,選在廟裏面,阿公阿嬤們更願意來接受診療。
此外,因為社交的中心就在寺廟,大多數鄉下的台灣長輩對於廟裡的眾神、以及各式慶典活動都很熟悉。家母的娘家在宜蘭的鄉下,有時我回宜蘭時,就會聽到外公在說最近又有XX神的生日,哪邊的XX廟會有廟會,有歌仔戲可以看,或是會有鹹粥、湯圓可以吃。又或者有時會看到他們忙著張羅供品,一問之下才知道今天是某某日子,要祭拜神明。可見鄉下的長輩們,大多對於這些祭典有一定的熟悉度。
這樣的寺廟文化看似很普通、日常,但出了台灣想要看到這樣子的風景卻不容易,且在台灣高度都市化的今日,要見到這樣的風景也越來越困難。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過去可以在捕魚、務農閒暇時刻到廟裡上一柱香、泡一杯茶,然而上班族的生活卻不容許如此的”自由”移動;就算到了寺廟,在匆忙的都會節奏中,大家也只是上完香就走了,而不會像傳統社會型態般在廟埕下久待。且或許是因為科技進步,網路上有許多論壇和社群網站,也有許多線上遊戲,若要打發時間不必再到廟埕來。也導致在都市之中,看到一間廟,廟埕有一群人坐在樹下泡茶、下棋的景象越來越難看到,無形之中也導致都會社區,人與人的連結不如鄉下來的緊密。
此外,由於信仰和風俗習慣時常是息息相關的,對廟、對信仰的陌生也時常導致對於風俗習慣的不熟悉。慶幸的是,這幾年逐漸可以看到官方對於這塊領域的重視。例如宜蘭的傳統藝術文化中心,以及台南鹽水蜂炮、東港王船祭都能看到官方的重視。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2017年台北世大運的閉幕典禮中,忽然看到七爺八爺在最後的遊行中進場,看到這幕時我無比的感動,心裡想著:啊!這就是閩南文化啊!然而,這是政府做的,但身為一般閩南族群的我們,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大至傳統三節習俗、宗教慶典,小至我們本身的母語,往往都因生活的繁忙、或是其他因素,而對自身的傳統文化、有形無形資產缺乏了解。
相對於泰雅文化,原住民們本身身為少數族群,對於自己的文化在凋零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在推動文化的保存和復興便較為積極、有企圖心。而人口佔了超過80%的閩粵族群,無論是在台語或是客家話的保存狀況我想都不是很好,而這些傳統的廟會等等,年輕世代也逐漸的陌生,在看了泰雅族人對於他們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是如此的重視,回首望向我們自身,也該重新認識、拾起屬於我們閩南文化的資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