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裡,雖然沒有「課本」,卻也因為沒有了課本,讓我們能夠跳出原先的思維框架,知識不再是一個個被條列出來的重點整理、記誦口訣,而是歷代先民的經驗傳承與智慧結晶。
小米、微生物、sbalay,在在展現了泰雅人對眾生萬物「循環」的堅持。在人類發現美洲新大陸前,南島民族的地理分布最廣,遍及太平洋、印度洋眾多島嶼,而台灣各族保留最多南島古語的特徵、台灣南島語言的歧異度最大,學者們推斷台灣便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我們可以以此得知,實際上,他們也與自然達成了平衡,成功的和平共存數千年,不禁讓我想到前陣子在論壇上看到的「無限賽局」,雖然是商業圈的手法,卻覺得概念十分適合拿來描述我們每日的日常生活。
相較於講究輸贏的有限賽局,在無限賽局的過程中,沒有 finish Line,也沒有limit line,要超越、挑戰的永遠是過去的自己,因此被現代企業當作核心思維,成為產業持續創新的動力。
我認為,我們透過課程,學習到了很多泰雅生活的方法,對應現代人們追求的生活、對科技與新事物的渴求,我想,可以把分別對應有限與無限思維。大部分的現代人追求的「生活品質」、追求更精緻的食物,努力賺更多的「錢」來花用,又或獲得更多的權力;反觀自然的各種循環中,由老師、夏禾、芭翁告訴我們的各個故事,則在在傳遞著,人類只取自己維生所需的部分就需要滿足了,就像拿山豬毛,煮出足夠量的山豬肉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安安穩穩的在自然界中生生不息。雖然人有著聰明的頭腦,也用頭腦做了很多新發明、發現了許許多多古時的人們沒發現的新事物,卻也因此被自己的人類族群中的「評分標準」限制住了,卻忘了考慮同樣生活在環境中的小米、山豬、雞、竹子,或海裡的魚、或土壤中默默生長的微生物,而這些,才是讓先民代代得以存活的精華。
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無限賽局,並不會因為達到特定目的就結束,因此人們可以(而且需要)打破慣例行動,才能更上層樓,終極目標不是打敗他人,而是讓自己不斷進步成長。而人類的終極目標,我想,也不是各種螢幕上的數值,而是永續經營。
圖片攝於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