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食物地景

文_芷靚

食物與土地的關聯

食物,不單單是食物本身。它更體現了需求者、生產者以及食物生產環境彼此互動的所有社會關係。—林益仁(2015)

地景會吸引人,因為它讓我們立刻想到一些愉快的遠景:鄉村的某個角落、具有紀念價值的某個環境;它有一種鄉土(earthy)、走出戶外的含義,它也可能讓我們想到環境的或是生態的事務;它可能代表我們對於周遭環境的設計和照料的特別注意;對某些人來說,它甚至可以視為某種觀看人類,以及仰慕自然的方式。—Earthwords地景故事(2019)

食物地景的課題

食物地景是什麼?吃的食物跟看到的景觀有什麼關聯?生態環境是否會影響當地居民的飲食觀?本課程將以泰雅族部落生態及其文化做為主題,藉著泰雅部落的腳步,引領我們打開啟食物地景的面紗。課程主軸放在三大主題上,分別是:泰雅冰箱小米文化、以及傻瓜農夫。

地理學者常談的一個詞彙「地景」(landscape),其實關切的是人與地的互動關係。進一步說,是想了解人的文化是如何被周遭的環境所形塑?而人的活動又是如何在改造周遭的環境。兩者之間是否有一個和諧互動的道理。地景,則是互動的產物。— 林益仁(2021)

泰雅的冰箱: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its parts

以食物作為主軸擴展開來,會發現食物連結到的人事物,堪比一套民族誌。所有提及到的食物都能簡易快速地連結到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物。不論是地方景觀、居民們的技術、食物的製作流程、品種歸納、存儲食物方式、建築建構、理念信仰、以及其連接到的相關儀式或節慶。

「那座山是族人的冰箱!」

主流市場經濟下,少數族群的生活型態受到外力猛烈地侵襲。歷經政權的轉移與壓迫,這些獨特的資產逐漸消逝,留下政權入侵的經濟產物。本門課程將透過走動式工作坊帶領著同學們一窺歷史的究竟。當家裡的冰箱不再是自己的冰箱以後,該如何取得食物、如何保存食物等等的疑問,成為了當地人難解的課題。而被改變的飲食文化,是如何成為尖石鄉獨特的無形資產?

在我上泰岡的道路上,我看到村落與田地就錯落於森林與河川之間,年前的大雪造成在初春難得一見的塊狀棕色地景,大地冒出新嫩的綠芽,桂竹綿密細緻就像是與綠色的絨毛鋪在大地之上,深綠的樹林蒼勁地表現出原住民喜歡戲稱的「大地冰箱」的景致,不像是平地人凡事都收納在倉庫中,叫做儲蓄以及累績。但,原住民說有需要再到森林這個「大冰箱」去拿就可以了!這是天父世界,它是一種食物地景,值得用謙卑與認真的生態眼光去認識。—林益仁(2016)

小米的語言、食物的文化:Qutux Niqan

「語言發展與食物地景的關聯在哪裡?」

語言深深牽連著我們的根本、我們的文化。回歸到生活裡的脈絡,順著根莖往底部走,沿途的路上會看見枝葉相連的每一區塊,都與文化、食物、以及歷史相關。小米的文化是此次走動式工作坊的切入點,這裡的小米田不只是有小米,裡面同時也有地瓜、樹豆、玉米、供應著一家人的主要營養來源的其他雜作。除了雜作之外,小米的過去與現有文化在語言的連結上,大大地展現出實際的生活脈絡。人與人的互動交流、民族的聚攏、物種的傳承、食物的歷史、食物的來源、更甚的是社會組織的核心概念。

「Everything comes from food」

令人想起生態科學概論的第一課,大致上也是從「食物鏈」(food chain)與「食物網」(food web)的觀念入手。「吃」,是為了滿足生物基本的生存需求,非人類如此,人類亦然。「吃」的行動,凸顯了食物生產的空間以及備製與分配的重要性,由此建構生物與環境以及生物彼此之間的關聯。更重要的是,家的內涵在此展現。—林益仁(2019)

「泰雅族小米田是食物與族群遷徙」

簡單地說,整個尖石後山的地景就是一個食物地景的概念,但必須配合著泰雅族的傳統生態知識來理解。可惜的是,這個冰箱現在是被封起來的狀況。望著滿山的青翠,我指著前面整片的桂竹林,請學員們想像竹林的前身應該就是小米田,這是泰雅族遊耕燒墾的傳統農作方式。完全不用化學肥料,利用土地既有的肥力,種出所需的糧食。當地力減少後,就開始移動到新的耕地,而舊耕地則種桂竹或是赤楊木來增加日後土地的營養。這樣,數年後族人可以回到竹林繼續開墾成為小米田。在泰雅族的眼中,農地與林地是可以互換的,他們都是在一種生態視野下被照顧著。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燒墾游耕,形成了族人的傳統領域概念。— 林益仁(2020)

傻瓜農夫:夏禾獨一無二的浪漫

「什麼樣才是生態學家?」

生態學所分析的內容無不關於「吃」,在研究中探討生物物種間的關聯時,所有的關係皆與吃、被吃這兩件事密切相關。而泰雅部落裡的農夫們也不例外,其生態觀不是一現代社會中提及到農夫時所想到的那樣。一般提到原住民部落裡的農夫時,稻田與農夫的圖像就會立刻浮現於眼前;然而泰雅部落的農夫們工作的畫面包含了田地、樹林、河川、大海。泰雅族人的傳統領域論述將連結整堂課程,族人看待土地利用與生命、小米的游耕方式、泰雅家園中的「種豆得肉」、夏禾自然農法施行的農場,無一處不指向生態圈中,生命之間的關係網絡與能量的和諧流轉,體現了照護的本質即幫助他者。

夏禾農法的操作,稱之為生態學家一點也不為過。從吃之前的培育,再到吃剩下的利用,這樣的循環成就了專屬夏禾的生態運作系統。本門課程將帶領著同學們看見「食物即是藥」、「用不到不代表沒有用」、其如何用自身理念展現「對大自然的尊重」。

資本主義下的食物地景那些被曲解的Foodscape

擺脫了止饑裹腹以及個人式浪漫美食想像的侷限,直接進入食物的生態、文化與社會的多層脈絡,更有意思的是現代工業文明如何透過市場經濟的邏輯,劇烈破壞人們對於食物的多層次理解以及背後的物質與精神實踐,而將食物的生產與消費鎖進了簡化且剝削式的金錢遊戲之中。—林益仁(2015)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林益仁(2016)。臉書日誌:食物地景(foodscape)

Earthwords地景故事(2019)。【選譯】《尋常地景的詮釋》導論

林益仁(2020)。臉書日誌:小米蛋捲怎麼吃?

林益仁(2021)。臉書日誌:我不是拍風景照

英文資料

Çelik, F. (2017). The importance of edible landscape in the cities. Turk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e-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 118-124.

MacKendrick, N. (2014). Foodscape. Contexts, 13(3), 16-18.

Melnick, R. (1980).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Geographical Es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