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無形資產

文_蔡芳均

無形自然襲產(Intangible Natural Heritage)是一個新穎的概念,它所指涉 的是那些自然中具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體、創造這些物體的環境力量,以及這些自然物與不同人類社群互動後所產生的社會文化現象———林益仁(2014)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旨在追求文化多樣性,持續尊重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表現形式」包括:1.口述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

本課程談無形文化資產,它包含了知識、技藝、語言、儀式,他們的消逝其實也代表著文化的逝去,若以生態圈來比喻,就像瀕臨絕種的生物一樣。如果自然界的和諧需要不同物種共存,以保持「生物多樣性」,那麼人類世界也應是多元價值與文化的! 

你可曾想過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有語言、技藝、知識或儀式等文化正在消逝?無形資產容易因為社會變遷引發的生活改變而不知不覺地消逝,而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東西,往往容易被忽略。這樣的消逝背後隱含了各方力量的相互交雜,可能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邏輯,抑或政治操作及相關法律的箝制。在尖石鄉我們將看見蘊含著社會文化脈絡的資產,經歷消長的面貌。

族人的大冰箱—狩獵文化

生態學(ecology)的字根eco-,其希臘文的原文為「家」的意思

家:是提供人們庇護的住所,也滿足人們飲食需求。

在泰雅族家園中,可見小米、菜園、樹豆等圍繞著住家,呼應著家園的想像。原住民一直有將山林視為冰箱的概念, 提供了一個集體自給自足的文化概念。原住民狩獵,是一種傳統的生活技術。這種技術,不僅需要搭配細膩的生態觀察,還受到狩獵文化禁忌與社會規範的約束,包括獵場經營的傳統領域概念。進行狩獵前還必須經過和解儀式,使同行人在路上團結一致,彼此互助。狩獵的季節多在秋冬,避開春夏,因此時正值動物們繁衍後代的季節。如此重視生態延續的原理潛藏於狩獵文化中。

然而近年來關於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議題,在政權壓迫與法令規範下,原住民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生活方式也被迫變遷,除了直接傷害族人權益之外,更間接造成文化的流失,因為土地的淵源就是人的淵源。在原住民文化裡,光是地名就往往能用來辨識當地資源、地貌、地形,讓族人在狩獵或採集時不至於失去方向,是祖先們生活時留下來的智慧結晶。

小米復耕牽動的記憶與技藝

飲食不僅是飲食本身,更是農業生活、宗教儀式、社群認同、技術發展、性別意識、生態環境與政治權利等不同領域的交會處。——Staller and Carrasco (2010)

我們將在田埔部落認識小米媽媽Pagung進行小米復育的歷程。

 從文化與生態的意義上而言,小米是很多族群的傳統作物,伴隨著小米的收成有許多相關的儀式與文化意義。因此種植小米本身除了可連結人地關係之外,找回傳統的知識與文化,也能重塑以往人與人之間的連帶。泰雅族語中許多詞彙與小米種植有關,用來代表不同種植階段的詞彙。然而,小米的種植與收成相當不易且賣出收益不多,為了過生活,不得不轉往經濟作物,如:番茄與甜柿的種植。小米逐漸在田埔部落消逝,這不只是技藝與儀式的消逝,語言也處於流逝危險中。歷經一番波折,Pagung承載著被族人質疑的聲浪,尋得夥伴共同投入復育之路,當小米復育成功時,Pagung邀請部落長者共同分享喜悅,時隔三十年再次嚐到小米的感動,不只是熟悉的食物,更是代表記憶中的生活。而小米的復育不只代表著農作物的重現,更是儀式、語言的回流。

自然農法—人與非人的和諧互依

尖石鄉部分的課程,我們將探訪傻瓜農夫夏禾的三一農場,跟著夏禾一起瞭解如何在不用化學加工肥料的施展下,供給土壤與作物養分。體會泰雅族人與非人生命之間如何實行照護。 

過去夏禾曾經從事甜柿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主導下,噴灑大量農藥,然而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也讓夏禾一家人暴露於危險環境中,家人健康逐漸出現狀況。

難道為了農作物的種植,需要採取這麼侵略性的作法嗎?不只破壞生態圈的和諧,也傷害人們的健康。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議題,全球化影響下,資本主義潮流的興起,使人們貪婪地為了自己的慾望或是滿足世人的需求,而破壞非人界的和諧運轉機制。在這樣的演變背後,我們可以看見人們認為自己是主宰世界的主體。然而,經過時間的流逝,衝突與反撲逐漸浮現。

夏禾決定屏除化學加工肥料的噴灑,尋找如何使用最溫和的方式補充養份。歷經十年的學習,將自然農法的原理引入媒源部落。使用媒源部落當地生態圈中獨有的微生菌種進行發酵,製成施肥養分。不同於過往我們想像中要移除雜草、石頭、蟲等乾淨的田地,採用自然農法的田地裡,保留了這些豐富生命。在小小的田地中我們亦可發現生態圈的概念—昆蟲在菜園間跳耀舞動著。每個生命彼此互相幫助,當其中之一有變動時,生態圈的運轉將造成變動。

這樣採用溫和不破壞生態圈運轉的種植方式,是屬於當地人的無形資產,背後隱含著:幫助他者,人與非人彼此互依的概念。

近代的原住民社會因國家與市場經濟的介入, 已經逐漸失去「山林作為冰箱」的實踐機會與能力。一方面,現代國家封鎖了這個冰箱作為己用,原民取食被看成偷竊的違法行為,但是林務單位大規模地伐林破壞生態,卻被視為當然。另一方面,現代農作,並非為了供給個別飲食所需, 而是竭盡所能地剝削土地為了是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林益仁(2016)

本文從尖石鄉的飲食出發,探究其背後所牽涉之生活、技藝、儀式、生態環境與政治權利等。這些傳統的技藝與文化是珍貴的資產,因為看不見實體,所以更難意識到正在消逝,探究其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社會脈絡,將得到偌大啟示。

參考文獻:

林益仁(2016)。泰雅族的飲食觀:一個生態敘事的觀點。取自:https://yihrenlin.medium.com/泰雅族的飲食觀-一個生態敘事的觀點-7674ac8a3684

王立柔(2017)。我們失去太多,挽救不回來的是土地──部落青年看原住民傳統領域。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indigenous-areas-tribe-people-view

鳥苷三磷酸(2020)。一起「吃」出連結!如何發酵出獨特的食文化?|《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講座。取自: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7303

林益仁(2014)。當自然遇見文化: 評《無形自然襲產:論自然物的新視野》。取自:http://www.cam.org.tw/activity/jmc/download/8-4.pdf

陳玉苹(2018)。傳統作物的記憶與在地照顧——尖石田埔部落小米方舟紀實。取自:https://www.hisp.ntu.edu.tw/news/epapers/62/articles/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