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尖石竹林的秘密

北醫醫管二 呂盈諠

· 2022走讀課程 煤源三一農場

第二天早上迎接我們的是夏禾老師,一開始我們坐車到半山腰上,大家下車都一頭霧水不知道要觀察什麼,原來是位在山坡上的桂竹。被稱為竹聯幫的尖石鄉,許多人是以砍伐竹子維生,以3到5人為一組,砍伐五噸約600跟的竹子,再由貨車運送到南投的竹山進行加工處理,變成了十分有名的竹劍,最後在運送至日本。為什麼會使用桂竹呢?一根桂竹大約二十六尺長,前端五尺可作為木劍,另外二十一尺則可做成竹籤等加工製品,可說是「一竹多用」,尤其三至五年生桂竹,彈性、韌性佳,非常適合做成竹劍。

回頭望去,另一端的山邊也有一叢叢不同於其他闊葉林的植物,原來那也是一片片竹林,但為什麼沒有人住的地方會長出竹子呢?原來是因為那片山林以前就是泰雅族的居住地,泰雅族會沿著河邊開發、居住,所到之處便會種植竹子一兩根藉以標做記號,透過底部莖進行連結的竹子,就會在十幾二十年之後變成一片竹林。特別的是,竹子本身會分泌一種特別物質進行讀他作用,使得其他植物無法生長,於是我們便可以觀察到在竹林的附近不會有其他作物生長,就只有竹林。

然而種植桂竹也引發了水土保持的問題,在早期,種植竹筍是為了蓋房子、製作實用器皿,用量沒有到很大,但隨著與外界逐漸接觸,為了使得部落的人民可以賺取更多錢,他們開始將自給自足的竹子變成了經濟作物的竹子。大片大片的竹林,在砍伐之後需要兩年才會長出、時隔九年才有辦法長到可以砍伐的程度,也就引發了土石流等有害環境的問題。

在到山下,我們走進一個小秘道,夏禾老師說這是當地鄉公所建造的竹林加工廠,為使得堅實的竹林也得以自產自銷並直送日本等國外,不僅可以解決被其他貨運公司或是第三方剝削的機會,也可以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我們看見了完工的竹炭窯以及加工廠,卻僅看到了完好的工廠,沒有竹子、沒有員工,就只是被放棄的加工廠,周圍長滿了雜草,毫無聲息。即使建造了加工廠,但是部落裡面的人們卻只有砍伐竹子的技術,而沒有「加工」的技術,沒有人願意去學習,年輕的學子也不願意回來家園,只好讓這些「半成品」一直荒廢在那邊,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接近中午,我們來到夏禾老師的三一生態學園,也就是夏禾老師的家,他向我們介紹了他家自己釀的果酒、米酒,以及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再前往午餐的路上,夏禾老師沿路跟我們介紹了路邊的野草,看似野草,對於泰雅人來說,這也是食物的一種,有西洋芹的味道、有姑婆芋的味道,甚至有可以偵測地震的葉子。對於住在都市的我們,是完全不同的體驗,誰曾想過,路邊的野草,竟然也是可以食用的呢?走到一處山坡邊,夏禾老師說今天的午餐餐具將由我們自己親手砍伐、製作。男生負責砍伐竹子、製作餐具,女生則負責製作杯子。看老師的示範以為很簡單,但實際製作過程其實比想像中還要難,要算準距離,竹子也比想像中難鋸斷,甚至會只具一半就沒力氣!非常佩服夏禾老師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就做出這麼漂亮的餐具。但經過大家齊心協力一起製作,我們也總算合力完成了可以使用的餐具,雖然有些粗糙,但都是我們努力合作的結晶。

夏禾老師以及他的家人們也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食物,達成了所謂「Qutux Niqan」,除了有夏禾老師最富盛名的聰明蛋之外,他們也跟我們分享了高山的青菜、肉品,以及熱騰騰的竹筒飯,夏禾老師還教導大家如何將竹筒飯打開食用,雖然好多人都有嘗試,但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敲開。是山上的知識啊!要是我們今天是泰雅族人,就必須要學會如何敲開竹筒飯,否則食物就真的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雖然看得到但完全沒有辦法享用了!

這兩天下來,我除了跟著小巴士吃吃喝喝,更是學到了很多不同於一般教室講課裡的知識與技能,從泰雅族的歷史文化、小米的數量種類,到砍伐竹子的問題與困境,這些東西,或許在教科書裡可以看到,但只有親自去體驗、去感受、去實作才會有如此豐收的成果,不像簡報依樣過目即忘,這會成為一個美好、富有意義的記憶價值,提供給我們成長的養分,也開闊了不一樣的視野,或許覺得現在派不上用場,但說不定在未來,他會成為我們前進、成長到不同層級的墊腳石。
ㄅㄟㄅ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