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顛覆農場印象之旅_傻瓜農夫的智慧

蔡芳均_文

初次造訪煤源部落,兩天一夜的走動式教學,我沒想到這會令我不斷回味。從出了新竹高鐵站那筆直的道路,一直到逐漸深入部落的山路,搭配著依靠山壁的小屋,映入眼簾的是翠綠色的風景,以及不斷出現的泰雅圖騰,似乎在告訴我:準備好要認識這孕育豐富生命力的土地了嗎?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狩獵陷阱設計

資源非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

泰雅族人們照顧好自己肚子 也會考量動物的繁衍

開啟兩天行程的活動,是在三一農場遇見夏禾一家人,在小屋裡先以一首歌曲開啟在三一農場體驗的一天,而後我們踏上往三一農場的小路,這一路上滿是豐富的知識,我們認識了許多狩獵的陷阱設置,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是否活捉,因應不同需求有不同的設計,而狩獵季節是10月到2月,族人特別避開夏季,因為夏季是這些動物孕育生命與延續的季節,族人們不只照顧了家族的溫飽,更是考慮到其他非人生命的延續。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帶著天然香氣的餐具享用中餐

學生動手製作竹餐具

過程滿是清脆的剖竹聲

接近中午時刻,開始我們第一項手作體驗─製作竹餐具,我們這群在都市讀書的學生,多數人沒有太多使用鋸子與剖刀的經驗,彼此相互照顧,提醒對方注意安全,在大家紛紛頭冒汗水的努力下,順利產出足夠數量的竹餐具與杯子,從大自然中取用資源卻又不濫用,最原始的竹餐具,沒有現代強調各種功能的餐盤,簡單樸實的樣貌就能滿足生活需求!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讓蔬菜沉浸在愉快舒適的環境裡吧!

帶著快樂的心情灌溉

蔬菜也會乘載著這份幸福感

下午我們在使用自然農法的菜園裡度過,種植蔬菜的土壤與過去見過的菜園大有不同,土壤中有許多小碎石,不時會看見蚱蜢在蔬菜間跳躍,在這片菜園裡,保留許多自然的狀態,碎石子不藉由外力排除,摘採蔬菜時,我們將較老韌的葉菜採下放置在植株下,讓他們以自然的狀態成為土壤的養分,我們也體驗了自然農法的操作過程,以漢方配置的資材取代化學農藥,稀釋後灌溉,灌溉後農夫與蔬菜之間共享一樣的氣息,彷若是在彼此身上留下獨特的氣味,作為一種記憶點,我想這就是一種人與其他有生命的個體間互動的表現吧!

「泰雅族人在做任何行動前,都會想到第二個人」這句話是夏禾老師在介紹泰雅文化時最常提到的。泰雅文化追求的資源永續與循環,夏禾老師將這理念完美的體現在他所致力的自然農法裡。在三一農場,菜園旁是一座雞舍,令人驚奇的是,當我們踏入這座雞舍時,沒有我們印象中雞舍會出現的刺鼻味道,後來我才知道,撲鼻而來的是微生菌發酵的味道,這些雞所食用的飼料,是野菜葉經過微生菌發酵的成品,原來是食用最天然的食物,讓這些小雞成長茁壯,也使的母雞產下的”聰明蛋”有不同於市面上雞蛋的口感。而菜園的肥料,則是利用雞糞加上微生物發酵的成果,在這座農場裡,我看到的是夏禾使用環境可得到的資源,製作成動物與植物需要的養分,一種適應大自然的法則,與動態循環的表現,沒有人類過多慾望所強加的化學製成品,是一種取之自然用於自然的體現。

這趟旅程中,夏禾一家人的互動讓我有深刻的感觸,在農場培養了夏禾一家人的親子關係,夏禾的女兒們對於自然農法的施作亦瞭若指掌,泰雅族人彼此照顧與分享的精神也體現在夏禾一家人身上,我想在我們來之前,夏禾一家人已經接待過無數次像我們這樣的學生團體,正值青春期的他們卻沒有面露不耐,在午餐時刻盡心盡力地為我們服務,當我們擔心他們是否用餐,得到的回覆卻是「你們趕快吃飽就好,不用擔心我們」,如此大愛無私。

broken image

知識/文化回流的過程

邊採樹豆邊聊天

煤源部落,是開啟了我對於原民文化的永續性瞭解的開端,除了技術與資源的永續,文化的永續也體現我們採樹豆體驗當中,採樹豆需要大量人力,採集過程,同學之間彼此交流想法。我想在原民文化裡,這樣需要集結眾人力量完成的工作,正是促成文化回流與永續中很重要的一環吧!走動式教學,就像益仁老師說過的,相當程度上,是一種承載著團隊與個人生命歷程的反省,行走過程,彼此交流各自的想法,對我而言,除了重新審視人與非人生命體之間的互動,更是提醒自己要走入人群裡,從每個人身上與每樣活動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與蛙共舞~

理念

夏禾秉持自然農法的理念,視這片土地為家人,希望以天然的方式善待一起生活的土地與萬物

理念使得我們在生命的路途得以堅持 前行

你找到你的理念了嗎?

活動中的小插曲,同行夥伴在第一天夜晚夜觀青蛙,隔天和大家分享不同種類的青蛙與蟾蜍,這過程承載太多知識,我無法一一記下每種青蛙的特徵,但我清楚地接收到她的理念,從最初喜歡上青蛙的可愛樣貌,逐漸發展出想要保護這些土生土長的小動物的理念,分享過程提及一項活動「幫青蛙過馬路」,講述梭德氏青蛙在繁殖季節時,要從山林跳躍漫漫長路到溪邊繁殖,但近年因山林逐漸被開發,柏油路的面積越來越大,母蛙們面臨生存危機,過馬路得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車輛,一不小心就跟這廣大世界道別,藉由這樣的活動,期望讓大眾意識到人類行為對於大自然的衝擊,希望我們能正視生態的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