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基隆走讀:四連講座心得

北藝大 110711025 鍾易修

· 2022線上課程 【家園的想像】

5/27 第一堂課

 

課堂一開始老師先說明基隆走讀行程的取消拖延到最後一週才確定,是一個回應疫情以及學校規定的手段;我個人覺得非常遺憾,看到老師本人就在基隆現場連線,很好奇這四場講座的內容。首先重申課堂設計以流域作為主要脈絡,從泰雅族的家園一路沿著溪流延伸到基隆(老師的家園)。生態學跟家園的概念是綁在一起的,老師在這個講座裡提出家園互依的概念;意即個體在不同社群的家園構成互相依賴支持的互動。

 

老師舉了Porter(彼得兔作者)、Worthworth(詩人)發展的lake district。他們起居的住家,現在都被保存成小型博物館,留下生活的剪影。接下來舉了澳洲烏盧魯(艾爾斯)岩紅土,幾萬年鐵質累積的土地也曾經是原住民的家,這塊大石頭被原住民當成是聖山。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山羌家園範圍的研究,跟原住民的獵人合作捕捉山羌,綁上無線電發報器,去偵測山羌的家園範圍。怎麼在不殺害山羌的狀況下,捕捉山羌並且達成任務,這點很吃原住民的狩獵技術。我也很喜歡老師聊起自己家的重新改裝的功能,從要留什麼、改什麼、用什麼素材,都是以有沒有故事跟美感作為單位思考。基隆處處的生活的記憶,反應在一間民宅裡面,我覺得是一件很美的事。

 

6/1 第二堂課

課堂開頭提到了「家的概念可以是一個移動的軌跡」讓我印象深刻,家不只是一個地域範圍,其實更應該是起居生活的疊加態。從Google地圖,空照圖看到港口周邊的街區規劃,由大至小,先講述了基隆作為港口的功能性,接著沿著道路開始細細述說街區的故事。忠孝仁愛信義順序的街道排名,圍繞著港區;和平則是在軍港,獨具其意義。如果有機會可以夜遊基隆,講講鬼故事的話,我覺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只是法國公墓,基隆作為一個港口,在國民政府登陸時也經歷過掃射屠殺,是一個相當陰的地方;透過鬼故事,我們不只能記住這些曾經在家園生活的人們,也能認識他們生存的軌跡如何影響後世的人。

6/3 第三堂課

今天的課堂跟第二堂課一樣從google地球出發,在虛擬的地圖上走讀基隆。連續三堂課都提到了基隆在地的阿美族人,他們較為社會弱勢的處境(老師兒時的同學累積很多汽水瓶蓋的故事)。接著提到和平島海鮮街後的空地,是考古遺址的事情。海洋大學一帶沿海的土地,用垃圾填海,延伸了陸地範圍成為海埔新生地。潮境公園的海蝕平台是老師小時候學游泳的地方,這跟人工製造出來的海埔新生地不一樣,是天然形成的地形。

 

臺灣北部的峽灣地形,一路從基隆延伸到九份、瑞芳、貢寮、頭城、宜蘭,每一個像內彎曲的海岸線容納了人們建立漁港的空間,是人與環境的互動。Norman Wirzba說吃是一個重要起點,人死掉之後被微生物分解、食用益生菌幫助消化分解,這些都在生物互助循環的範圍,同時也是殘酷的互相依賴。

 

從這些點講到泰雅族把獸骨(山豬、山羊、山羌)整齊排列,以保障下次獵得到的習俗。我不相信這樣的習俗,不過我可以理解以飲食相依的觀點,人是有求於獵物的;或許一起走過彩虹橋代表的不盡然是和解,而是一種合作幫助的思維。

 

6/10 第四堂課

 

反思整學期的課程,疫情打亂了許多的計畫。老師提到了一個小孩從出生開始就是生活在COVID-19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戴口罩;同學之間脫掉口罩甚至認不出彼此來,這樣的小孩要怎麼認識世界呢?或許會透過身體、會透過眼神、聲音,這樣認知的新常態是他們反而比較熟悉的。比起去思考病毒帶給我們的麻煩或問題,病毒反而像是一面鏡子一樣映照出人類本身的缺陷,逼使我們去改變習慣、嘗試新的作法。我從這段感受到人要一直有自己不只是獵人也是獵物的自覺性,唯有這樣的反身性思考才能不落於一種過於傲慢的態度。

 

後面提到的傻瓜農夫養的蛋的事情我覺得對現在的社會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幾乎是盲目的在摸索飼料、工法養出來的蛋透過各種跟環境協調的方式展現出獨特的生命力。相比之下前陣子的蛋荒,在國際運輸情勢、媒體的炒作之下,就是一種不斷被環境牽制、缺乏主動性的事件。我們要當聰明蛋還是大量生產的蛋?我們有沒有生存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