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Reviving, Not Surviving

北醫醫學三 謝宜岑

· 2021跨域走讀行動課程 台中霧峰

雖然不是第一次去霧峰,但許多地方都是第一次去,是一場探險,也是一種追尋,不同的故事與見聞,拼湊出這趟霧峰之行的樣貌。

    已經去過921地震博物館的我,這次再去有很不一樣的體驗,大部分的人認為這個地方比較適合親子出遊,但我覺得921地震博物館很適合大人,即便我沒有經歷921地震這個慘痛的天災,但看到各種斷垣殘壁心中仍有深深的感觸,尤其讀了醫學系之後,我一直在思考生死的議題,在大自然之前,我明白生命是脆弱的,那生與死的意義又在哪呢?至今我仍在尋找,也或許這個答案會隨著年紀、心境、際遇不斷的改變調整。之後我們去了光復新村、酒莊和民生診所,光復新村和酒莊延續了尖石走讀的理念—打破既有的思考模式,並實質上做出改善與成效,而我比較有感觸的是民生診所,在習醫的過程中,我常常覺得很懷疑、惶恐,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且在民生診所中,我又看見了神靖丸事件,因此覺得很感慨,也問自己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但…我還是不知道,因為要考慮的因素絕非只有自己,太多人事物都需要衡量,而我也希望所有的戰爭都可以停止,不要再有The Cranberries的Zombie中提到的悲慘,並可以達到John Lennon的imagine歌詞中的世界。

broken image

 

921殘骸下的生命力
broken image

     第二天我們去了民主時刻館和霧峰林家,走過去的路上,我問了助教為甚麼要去這些地方,這跟我們的課程理念有任何關聯嗎?她說,她覺得是因為人如果有民主的權力之後,才有辦法發聲,讓大家看到問題並一同想辦法解決,我十分認同她的想法,而我也認為,民主是一種勇氣的象徵,也許現今年輕一輩的台灣人民親自感受歷史中篳路藍縷的辛苦,但不代表我們無法理解自由的可貴,因為自己一直有在關注香港的情勢,從一開始港警事件,到最近香港大學的「國殤之柱」(Pillar of Shame)被強制移走,都讓我覺得很難過,因為那不光光是移走一座雕像,而暗示著香港可能會更加封閉,有些能走的人已經選擇離開,留下的人,可能明哲保身,但也可能賭上一切只為了讓失去的民主再恢復一點,而這也讓我想到林獻堂一行人在東京發傳單的事情,他們的行為並非轟轟烈烈,但持續不斷的改變與努力終於讓台灣人民在日治時期有了投票的機會,我想,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不努力一定甚麼都沒有,在當天投票的照片中印證了這句話。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在我這次的認識中,霧峰充滿了韌性,無論是921地震館對於生命的刻畫、光復新村和酒莊勇於改善的精神,抑或是台灣人民對於民主追求的勇氣,霧峰,是一個我會想一個人再去慢慢參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