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跟著Google Earth遊基隆

臺北醫學大學 臨藥四 賴奕晴

· 2022線上課程 【家園的想像】

基隆對我來說,是個覺得親近但實際上並不了解的地方。基隆是我爸爸的故鄉,而目前我的爺爺、奶奶及許多親戚也都仍居住在基隆。自我有記憶以來,每個週末,爸爸都會載著我們全家到基隆的爺爺奶奶家吃晚飯,但其實這樣的行程,大多都只是自己台北的家與基隆爺爺奶奶家的「兩點一線」。基本上除了過年之外,很少有機會在基隆到處走走,也因此我對基隆的環境、街景的印象,大多是隔著車窗玻璃塑造而來,而對於基隆這幾年市容與建築變化的發現,也居多是在車子移動的轉瞬間。 

這次課程的一開始,老師先從基隆的道路命名規則開始解說,跟著Google Earth,我想像著車子剛下高架橋的情景,一起學著認基隆的道路。一直以來,我都只是潛在地感覺基隆道路的命名似乎有種規律,過去我的阿公、爸爸也曾經試著跟我解釋要怎麼認基隆的道路,不過空間概念奇差的我總是聽到一半就感到混亂便開始放空。不過這次,透過Google Earth,從一個俯瞰的視角,比較有全面的視野,我終於明白所謂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各條路的關係了!其中,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忠一路和仁二路其實是同一條,只是中間被一條小河分隔。

此外,印象中基隆港務局前地面上有個大大的招牌寫著「飛鳶廣場」,之前看到總覺得很特別,因為一般想到港口,會很自然地聯想到海鷗,而不一定是老鷹。然而我一直沒有思考過為何基隆港會有老鷹駐足,這次聽完老師的解釋才明白,原來崁仔頂的魚販會將魚的內臟等不要的部位倒進孝一路與愛一路之間的小河,而這些東西就會隨著小河流入基隆港,在港邊提供老鷹們豐厚的營養物質,形成獨特的港邊生態。 

接著老師和我們分享在正濱漁會、正濱教會一帶成長的經驗與故事,提到教會的改建與土石流的事件,這反映出基隆的地狹人稠,許多時候不得不向山、海發展,爭取更多的生活空間,同時也將主題重新呼應這學期老師一在強調的「生態與家園」的關係,如何以和諧的方式與土地環境共存,在生活與社會需求間取得平衡,時至今日仍是重要的一項課題。 

總結這學期「環境生態與永續發展」這堂課,還記得這學期初,在知道自己成功選上這堂課的時候心裡真的非常開心,因為大一的時候班上修過老師的課的同學都強烈向我推薦,跟我分享在生態走讀的過程中的收穫。不過在那之後,系上的必修課實在太多,導致一直跟這堂課衝突,好不容易等到大四才終於有機會上這堂課。一開始實在非常期待能夠能完整體驗河、山、海三個路線的走讀,而且其中我最期待的便是尖石鄉司馬庫斯以及基隆,因此在知道受到疫情影響,這兩次走讀被迫取消時,心裡除了感到失望,甚至有種莫名憤怒,覺得一切都是新冠病毒惹的禍。但後來想想疫情其實是這學期課程回憶的一部分,它教會我們如何適應環境的改變。這堂課還是很幸運的,能透過部落耆老、老師以及Google Earth的眼睛,隔著螢幕帶我們進入尖石部落與基隆,與我們分享人文與環境的故事,並引導我們回過頭思考自己與家園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