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關鍵字報告

北醫 醫學一 蕭立欣

1493: 殖民、貿易、物種, 哥倫布大交換推動的新世界

(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

broken image

全球性Globality下的省思 

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作者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認為,純粹從經濟角度描述我們如今身處的世界,已無法充分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和全球化的過程。作者認為,從長期視角來看,現代世界的形成和全球化就是一種生物現象。這要從一四九三年哥倫布在美洲建立根據地說起,從這一年開始,原本彼此相隔的大陸產生混亂的交流與碰撞,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這也讓我想起就讀台中一中時的讀書報告: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同樣利用生物地理觀點解釋了人類文明的差異。 

去年學期剛開始時,老師開的書單原本是《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當時這本書當時在各大書局和網路上都缺貨,所幸去年底時,衛城出版社再版這本書,但中文名稱悄悄改為《1493: 殖民、貿易、物種, 哥倫布大交換推動的新世界》,再對照原文書名「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出版社想要傳達一個宗旨:所有發生的事件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歷史從來不會是單一事件,而是所有政治、經濟與環境生態相互衝撞的一種過程,所以要以更長遠宏觀的視野,才能融會貫通。

broken image

 

這本書的特色是從物種、生態的變遷故事切入,深入淺出引導讀者思考從哥倫布一四九三年美洲建立根據地後,五百多年來現代世界的形成,以及世界史上重大歷史轉折,如美國獨立革命、英國工業革命、中國明朝因何衰落。本書特別強調「哥倫布大交換」和「同種新世」這兩個觀念:

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 

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等的突發性交流。1492年 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世紀性大規模航海的開始,也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開始,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 

同種新世Homogenocene 

雖然哥倫布大交換表面上帶來的是一場生態災變,然而實際上卻也因為物種之間的交流,而使新的生態系慢慢誕生,進而讓全球生態逐漸走向單一化的道路。一些生物學家因此把後哥倫布時期一直到今天的這個時代稱作「同種新世」(Homogenocene),意味著全世界的物種和生態系統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彼此相似、均質的混和生態系。這個現象也呈現在我們走讀的尖石鄉的各個部落,當地居民因甜柿的利潤比較好,所以種植適應當地氣候的甜柿而揚棄當地原生的小米作物,使這外來種作物輕易上山,成為當地普遍易見的作物。 

人類的歷史無法不論及食物及衣物,因此,想要了解人的歷史,最重要的是視其為一生物性的實體,這個實體會和其他的生命有機體互為影響。這種以生態和環境切入的觀察角度,與傳統歷史學從「人」,以及和人相關的種種機制來看歷史,是一種新的論述,也因此得到了和傳統史學完全不同的結論。哥倫布的航行所帶來的最重要改變,在本質上是屬於生物性的,並不在於政治或社會等層面。如果人類生命體需要依賴動植物而存,那動植物的演化變動就會影響人類歷史。從生態與環境演變角度切入的歷史研究,才能展現長遠的時間結構和跨洲的世界史視野。 

後記: 

如果尖石泰雅部落的小米是原生種,甜柿是外來種的話,我們是否應該全力維護小米而揚棄甜柿這個外來種作物?「同種新世」(Homogenocene)這個書中名詞明白告訴我們「原本世界孤立多元的生態體系,在生物的全球化移動過程中逐步走向均質化。」是無法避免的過程。因為全球化,大家接觸了各國的文明,也有了包容性,包容了外來種但卻可以適應當地生態的較高利潤作物。謹慎的生態學家已經開始學習如何恰當地評估外來種的生態衝擊,而不是對所有的外來種都格殺勿論。事實上,生物的先來後到原本是常態,我們正確的心態應該是維護傳統作物生存空間,但也讓外來種在可控制範圍內健康成長。書中最後,作者用令人餘韻繞樑的一首菲律賓民謠Bahay Kubo做結尾:

「豆薯與茄子,四棱豆與花生,

四季豆,利馬豆,扁豆,

冬甜瓜,絲瓜,冬瓜與冬南瓜,

小紅蘿蔔,芥末,

洋蔥,番茄,大蒜與薑!

到處都是芝麻的種子。」

而這些原本被認為傳統菜園的在地食材,事實上每一種都是外來種。物種如此,人種亦是,我們應珍惜台灣目前種族融合的祥和社會,勿再操弄族群對立。文化上,我們要保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因為那是我們的根本,但也要以開放胸襟接納世界文明,來豐富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