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 反思(上)

北醫 呂浚佑

· 2022線上課程【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農業篇】

 

聽完了這個系列的四個講座之後,讓我想起幾天前在英文閱讀書籍中看到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提到因為一位年輕的印地安酋長尚未學會如何預測冬天的天氣,於是求助於氣象局,得知當年冬天會很冷,於是年輕酋長命令族人準備柴火,過了一段時間,天氣仍是溫暖,年輕酋長再一次地求問氣象局,氣象局仍給予相同的答案,於是年輕酋長再次回去命令他的族人準備充足的柴火,但觀看天氣仍是溫暖,年輕的酋長再三地反覆求問氣象局,獲悉幾次相同的答案後,心存懷疑,於是問氣象局為何判定當年冬天會很冷?氣象局信誓旦旦的回答說:「當然會很冷,難道你沒有看到印地安人一直在準備柴火嗎?」真是一篇令人不禁會心一笑又發人省思的文章。

承如這系列講座中所提到的泰雅族人的生活經驗就是寶貴的知識,如何傳承也成為重要的課題。而造物主創造宇宙萬物大自然的一切更是充滿著創造者無比的智慧,也是我們應當敬畏學習的。

綜合了小米、菇、桂竹及水蜜桃這四個主題專講的內容,令我深刻的感受到文化和文明之間的關係,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捨,是人的選擇,也考驗著人的智慧,畢竟人無法離開天然環境、物(非人)以及其他人而獨自生活,而人如何在這當中應對環境的改變,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異己的他人是主要的關鍵。故我想就先就人和天然環境及人和生物,這兩方面來做省思。

 

(一)人和天然環境 

人無法勝天——唯有透過認識所處的周遭環境(知識),才能與天然環境和睦相處。

而知識來自於生活的經驗,科技文明讓我們享受生活便利,快速獲得知識,跨越時空,超越障礙⋯。

但是,就在人們過度依賴科技的同時,我們也相映地失去了許多身體與土地及大自然的體驗,感受不到溫度、勞力、汗水,以及在這過程當中的喜悅,一如泰雅族人在做小米復育的每個過程當中,雖有勞力卻也充滿了歡笑聲,進而提升了心理及精神層面的健康,用雙腳踩踏小米去殼,更是一種難得的身體體驗。泰雅族人也透過長輩的經驗傳遞,知道如何善用大自然的季節氣,在濕度最高的颱風天打香菇,讓所栽種的香菇有最好的收成。如何讓栽種小米的農地可以成為種桂竹的林地,透過燒墾所產生的天然肥料,用自然農法栽種,不僅有小米為糧食、竹子作為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幫助,同時也照顧了環境,成為人和天然環境共榮的狀態。兩個太陽的故事,獵人背著小孩,耳管帶著小米的故事更充分的表現出人因為要因應環境的變化所激發出來的智慧(專講中提到的人擇),隨走隨種,一方面讓自己有糧食可吃,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作為回家指引的記號,證明人是可以透過生活經驗,找方法因應氣候的變遷生活下來。知識少了真實的體驗,就只是知識,不一定是真正擁有知識,如同前言當中所提到的那則故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