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的一開始有提到,記憶倉庫,我覺得這個地方是一個有文化以及有溫度的場所。其空間作落在北門、臺北車站旁,且鄰近淡水河、大稻埕碼頭,反映當時臺北興盛的貿易發展,見證商貿運輸從水路轉向陸運的歷程,也是日治時期鐵路縱貫線的運輸。
▲記憶倉庫的照片
馬告公園的事件,竟然可以衍發出很多我們平常沒有關注到的社會議題。例如: 過度開發、市場經濟的不可預測性、土地的流失。生活在都市的我們,關注的往往都是最表層的,就好比原住民狩獵可能會影響整個生態環境,但卻忽略了原住民的文化與權益!雖然保護生態與原住民的文化之間的衝突,很難達到一個平衡,但也藉著社會運動,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原住民的知識。
上述馬告公園的例子,馬告原本只是泰雅族人的一種香料,也是一個國家公園的名稱,甚至這個國家公園佔地也挺大的!這個例子圍繞著政治生態學,也是老師在影片中一直強調的點,以環境與生態為主要的對象,並在其中討論政治與經濟實力的影響力,但生態才是核心。
第二段影片,老師先舉了攔砂壩的例子,人們蓋攔砂壩看似要防止可怕的天災發生,但同時也隱藏著另一件可怕的災難發生!就像是一場天災,因為雨水的沖刷,導致產生許多櫸木殘枝,對司馬庫斯部落的人民而言,是上天賜予他們的禮物。另一方面,政府官員態度強硬的表示,那是屬於國家財產,不該屬於原住民的物品!這樣的事件,導致政府和人民嚴重衝突,又可以解釋成一塊地上有兩種法律系統,林班地跟傳統領域。對司馬庫斯部落來說,他們只是在捍衛自己的土地,卻沒有被尊重與理解。雖然我不是原住民部落的小孩,但對於生存在這個區域已久的人,一個外人來破壞當地的規矩與文化,一定是相當不尊重的!甚至政府一度判決要罰金和坐牢,對原住民來說一定會相當的不滿。司馬庫斯族人表示,站在原住民族傳統慣俗立場,他們堅持無罪,也不會向現行司法妥協。他們將繼續抗告到底,甚至不排除司馬庫斯全體族人集體自首,來表達對司法宣判不公的態度。
▲櫸木事件的照片
這件事很清楚讓我看見,法律上對原住民沒有適當的保護,認定上的困難與根本上的文化衝突。文化的差異,往往造成不同族群間觀念、認定的不同。林務局認為也他們依法行事,無愧於心,不需要道歉也堅決不道歉。或許透過櫸木事件,對原住民來說是一場有挑戰性的災難,不過部落的人卻把傳統領域更大的昇華,表現出韌性的展現,凸顯泰雅族的知識,並且換一個角度去想,也讓更多社會團體去意識到我們平時忽略的東西。在日常中,大家比較注意到的都是貧窮、或是弱勢團體,但原住民的文化也是一樣重要的。
第三部影片,老師強調的重點是深層生態學,探究人類為什麼和如何干擾的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使環境變成長遠的改變。像是一個豐富的生態,生命的內在價值,不應該被人類工具性的利用需求所涵蓋。人類跟大自然的關係需要被調整,達到一個互利的平衡。像是扁柏被盜砍這個例子,其實衍生出很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與反思!在這個事件中,雖然部落間對於山老鼠有衝突,但泰雅族人卻用傳統祖先保留下來的智慧去化解。在和解的過程中,我看見泰雅族老人的寶貴價值,帶出了很多珍貴的知識與傳統。而他們辦的和解儀式,也是顛覆我們一般人的想像,不是大家正正經經的坐下來談法律,而是先探討自己錯誤的地方,再用原住民美妙的歌聲吟唱,並用動物的血去潔淨他們的罪,最後大家圍一個圈圈,代表團結的象徵。
透過這個影片,增加了我的知識,也覺得泰雅族的傳統文化,真的值得好好去被保存與珍藏,這些文化其實很美,在過程中,你也可以看到人的善,也引發了我的好奇心,如果有機會的話想更多的探討原住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