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探索食物地景

北醫 陳承維

· 2021關鍵字報告

 

關鍵字:食物地景 

  由食物為主軸的地景,相較於一般分類的自然地景與人文地景,因為食物來源的環境以及人們飲食與文化的連接,讓兩者皆能涵蓋在其中,所以我覺得以這個主題來切入了解一個時空環境中人們與自然間的交互關係實在是太合適了。 

  我們的食物地景,有水泥磚牆、金屬管線、精緻餐盒、免洗餐具,每天差不多的時間,餐館開始出現飢腸轆轆的人們,不過,仍然活動在燈火通明的巷弄中,彷彿只是將單調的商業活動重新搬到舞台上放映。 

  相比之下小米食物地景有趣多了,小米是傳統泰雅部落最主要的主食來源,雖然傳統的游耕方法以不復見,到近代有些耕地也改種經濟作物或觀賞作物等,不過從這些地景變遷中,有些人仍然努力保有過去流傳的傳統文化,如小米媽媽Pagung及傻瓜農夫夏禾。分別以小米田留存食物地景中會建立的獨特生態系,在不讓土地肥力匱乏的妥善運用下,四處蒐集原生小米品種,從中篩選出隨著環境氣候變遷;最適合田埔部落當地的小米品種。也在小米田中栽植其他作物,維持小米田中的生物多樣性,讓植物靠著彼此互相成長,也能避開人工肥料的使用。 

  夏禾老師身為泰雅族的男人,需要具備狩獵技巧,不過在資源取用上卻非常師法自然,做有限度地取用,從狩獵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大冰箱中能夠運用在菜田與雞舍的元素,施行生態農法,在探詢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過程中,也塑造了屬於當地的食物地景,於竹林深山採菌、拌入天然飼料餵雞、偕同雞糞為農田施肥,再將收割後的殘餘植渣回歸自然,這些活動如菌根般蔓延在山林之中,人們從中攝取營養,也將利用後的產物以最低傷害的方式回饋給自然。 

  這學期短短幾段影片,卻讓我收穫良多,原來在自己的生活圈外有著與自己食物來源幾乎截然不同的耕作方式,而且就發生在相鄰的縣市。 

  地景,是見山是山,但當我們走入其中時便會發現,在同樣的時空當中,有許多生物的活動在其中熱烈進行著,彷彿見山又不是山,最後當我們夠認識、夠了解生物互動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時,這時見山又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