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走進大溪 

北藝大 電影二 徐卉欣

· 2022走讀 大漢溪三城

記得當初選擇大溪行程原因是因為只有大溪沒去過,以前只知道它是《神之鄉》的拍攝場地,並透過左萱老師的《神之鄉》漫畫窺見大溪老街的一部份的面貌,現在要親自進入這塊土地去感受,對於前往大溪這件事很興奮,並且在探訪前也沒有想到一個老街背後會有那麼多的當地人去支持。

broken image

 

因為沒搭上車而另尋路線前往,在前往大溪的公車裡塞在橋上,我遲了一下才到集合地,好險趕上了博物館區的導覽;那些日本時期保留下來的警察宿舍已改建為一棟一棟的博物館,進到室內揮別室外的燠熱,在木造的房子裡除了大溪地裡位置的大致介紹之外,聽到的是殺豬公的故事,有別於以往對於豬公的印象是人們為了爭面子而餵養的犧牲品,背後有一個以命換命來表達感謝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才是真正想要被保留傳治後代的精神,打破了我原本對殺豬公這件事的印象;在聽完豬公的故事後,導覽老師又帶著我們從另一扇門走到另一棟建築裡,裡面擺放著一張雕刻精緻的椅子,在老師提到之後才發現椅子旁的一根木棍是魯班尺,上面標記了不同尺寸帶來的吉或兇的意義,所要製造的家具的尺寸都必須符合尺上的規定,以前看捲尺上密密麻麻或黑或紅的文字,都不知道原來背後還有這樣子的規定。 

走到蔣公行館前的涼亭,眺望溪的對面的桃園台地,老師講述著以前溪邊長滿了相思樹,是日治時期種植並砍伐在上游的相思木,用溪運送到中下游,相思樹的種子也就跟隨著到了這個地方,讓溪邊滿滿的都是相思樹,逢開花時節整個溪邊一片金黃,但在停止砍伐了之後,漸漸的這片相思樹林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所看到的農田;這是一個產業與大自然互相牽動的例子,相思木又是常被使用的材料,想像著過去的相思樹林在初夏盛放的美景,大溪的木業也因這片相思樹林開始發展,而現在這片樹林沒了,總感覺有些惆悵。 

broken image

 

中午時老師帶著我們走進巷子,彎來彎去的就到了廟門口,但對一個不熟悉的人來說,進入到房子與房子之間交錯的小巷,就像是進入到迷宮裡,很好奇是否這裡也曾經是一個防禦型的村落;中午用餐後,跟著老師到木器行體驗刨木,才知不同地區的神桌差異,和能被用來製作的木頭要花那麼長的時間乾燥,放在倉庫裡好幾年之後才會被使用,而小老闆作為候鳥,如何幫店裡建立品牌與創新的過程。 

最後聽著每個同學的自我介紹及分享,北醫的同學問我為什麼老街總圍繞著宗教信仰?以及對信仰、神明崇拜的原因;我覺得是群居的人們開始建立起一種關係,這個關係可能就是因為人們有相同的宗教信仰,而去開墾一個新的地方的過程很辛苦,需要有心靈上的寄託;雖然今非昔比,過去的老街樣貌與產業和居民的生活互有關聯,而非以觀光為主要目的,在這次參訪過程中還是看到了大溪老街有一群在地人在想著如何保留這些過去的痕跡,假日前往大溪的橋上依舊很塞,希望每一個踏進大溪的人也都能夠去了解大溪的過去,這或許也是那些選擇留在大溪的人們所希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