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第一天截然不同的是,第二天似乎才是正常基隆的天氣,恰巧趕上一波寒流,風很大、與也很大,我們來到了老師的家——正濱教會。教會,就是大家的遊樂場,孩子們會在放學之後一起來放書包、寫作業、玩遊戲。老是帶我們走進他的家,小小的空間,在我們看來,只能最多容納的下兩個人的生活起居,卻是要住下一整個家庭。剛好是禮拜天去拜訪,教會裡面也逐漸傳來活動的聲音,老師帶我們到頂樓去看,可以感覺到房子就是緊挨著旁邊的山坡。「你的四樓就是別人的一樓」,我突然想起來的是四川的重慶山城,數以百計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造,你的十五樓出去是別人的一樓、也是其他人的28樓,別人說到一樓集合,可能還要問是哪一個一樓。離開教會,我們來到對面的漁會,雖然現在已經不再作為使用,但仍然保存著他的外貌以及內部,走到對面,老師叫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看有什麼特殊的不同。才知道,原來漁會的建築造型從遠處看,也像是一隻魚。大門做得跟魚的牙齒一樣,在兩側有圓圓的窗戶作為魚眼睛,而延伸出去兩邊有像是魚鰭一樣的亭子,在設計上非常有巧思,巧妙的將漁會這個名詞跟當地漁港做出連結。本來,正濱漁港只是個小小漁村,是由漁民自己去組織的,但隨著越擴長越大,政府就想開始介入,雖然可以補助、建造製冰廠,但為了抽稅、進行管制,他們便開始要求漁民需要有漁民證、漁船證,並且要開始登記捕撈的漁獲項目。
走到鄰近港口,可以看到許多人坐在一邊捕魚網,仔細一瞧,可以發現,他們正是使用昨天館長向我們介紹的梭子,昨天介紹的梭子中,也是像蛙鏡一樣由木製梭子演變而來。對於自己前一天在文物館看到的東西,今天就真實的呈現在眼前,感覺印象更是深刻,更是加深了實地走訪的心得,「眼睛親自見到物品、見到他們的使用,會記得更加長久」。那麼是從裡招來這些幫忙補漁網的人呢?在從前,是台灣人自己去補,隨著經濟開發,轉變成由阿美族來進行,又變成中國人了負責,時至今日,我們目前看到的就是外籍移工在進行捕魚網的工作。老師向我們講解漁民捕撈漁獲回來之後的日程,透過豐收漁獲而大賺一筆的漁民,就下船之後會去到旁邊的漁會洗澡,有家室的漁民就會先回家陪妻小,那單身男子會去哪裡呢?他們會找到附近的理髮廳去整理頭髮、鬍子,然後一起做一些消遣的事:去北投進行娛樂消費,或者是去賭博,因而也造成這邊賭博風氣興盛的原因。旁邊可以看到一排的鐵皮屋,許多的餐廳在那邊聚集,提供給漁民美味的餐點。另外也有許多大型雜貨店,是為了在漁民出船捕獲前可以補齊船上貨品供給,乾糧、蔬果、水,各種貨品皆有。
再往後走,來到了八尺門,在1960年代礦業沒落、漁業開始興盛後,陸續有從事近海、遠洋漁業的移民遷入八尺門,透過廢棄的鋼板、水泥來治在房屋,其中,約六成的移民是來自花東地區的阿美族,然而這一區塊是港埠用地,不得進行違章建築,房舍變在數十年間被拆除。直到1980中期,新聞媒體開始關注之後,政府才著手推動更新計畫,便在國宅落成後,配售110戶給阿美族原住民的住戶。
下午,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被視為近年來重要的歷史遺跡發展成果的諸聖教堂,在考古過程中也遭受許多挫折、挫折。原本的地是用來給居民當作停車場,挖掉了,那居民的權益該如何去維護呢?或許我們會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古蹟,當然要竭盡所能地去挖掘他啊!」,但對於當地居民來說,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每天在這邊生活,在這邊停放車輛。最近考古團隊挖掘到疑似神職人員的遺骸,但是,當地居民卻可以雲淡風輕地表示說這個在他們幾十年前建造屋子時就已經挖出好幾具了。對事情站在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造就了不同的意見,也因而有所爭執。能不能在維護歷史遺跡、延續文化傳承的同時,也儘量不要去影響到原本當地居民的生活,也是我們在未來,必須學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