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永遠的家

詹于萱_文

· 2021關鍵字報告

 

「永續發展,是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布倫特蘭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   

牽動著我們的經濟、社會、環境,牽動著我們的家。「永續發展」聽起來是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名詞,而從社會課本、選課大綱、泰雅家園到我的家,若是仔細了解、好好觀察,這十七項目標卻能輕易的在生活的縫隙中被我們抓住。  

broken image

-十七項目標- 

【神話】 

故事將警示寓託其中,傳遞知識與提醒。 

傳說亙古以前,人類與神靈同住,那時候人類想吃肉類,只要叫一下:「baah!baah!」,山豬就會來到人類的跟前,在牠的耳朵切一小小塊的肉,然後將牠放入大鍋子中,過一陣子打開鍋子就會有滿鍋子的肉。假如要吃飯,也只需要用一小粒的小米粒放入鍋中,鍋子便會出現滿滿香噴噴的小米飯。木柴也不需要人揹,綁好的柴火自然會跟著人的腳步跳著回家。但因為人類的貪婪和惡趣味,有人惡作劇將背木柴的精靈給嚇跑;有人將山豬的耳朵切掉一大塊,讓山豬痛的以後不再為人服務;有人一次放了一整個小米穗下鍋,造成浪費,終於導致神靈的咒詛,把人類逐出靈界的樂園。 

 

broken image

-貪心招致災禍- 

我覺得這樣的故事正是在告訴族人們「永續」的觀念,只取生存需要的部分(一小塊肉、一小粒小米),我們的生活便是舒適無虞的。而一旦貪心作祟,抑或貪求方便,一次取用超過我們生存所需的甚至造成浪費,上天便會降下災禍,使生態耗竭。取之有度與上篇〈更遠〉中提到的尊重生命(吃),是泰雅祖先留給族人與萬物交往的提醒,也是永續發展中我們應了解且遵循的方向。   

這個故事還有有趣的後話,神靈深知依賴祂們已久的人類在靈界外無法自己生存,便與人約定在遇到困難時,必須透過儀式與祂們溝通,讓人能有解決的方法,也派出了ssiliq鳥做人類行事當中隨時安危的通報。除了祭祀儀式之外,也給了人們希望,告訴我們只要願意適量使用資源並尊重生命,神靈和環境都會善待我們。   

從人的起源、射日傳說、紋面到狩獵等,幼時的我總被五花八門的故事深深吸引,現在重拾這些故事除了熟悉懷念,也看見故事後能運用至今的智慧。   

【家園】 

家園是互依的結果,而照顧是互依的動力。我們在照顧中遇見他者,並使他者成長。   

聯合國制定的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最後一項也是最核心的,便是建立起全球對永續發展的夥伴關係,將各國間從我、「他」轉為我、「汝」。 

broken image

-十七項目標與三大面向- 

老師在課程中分享了太空人登月的故事,起初他看向遠端一顆水藍色,上頭有白蕾絲點綴的美麗星球,卻不知道這顆星球是什麼。此時的星球對他而言是他者,是一個漂亮卻與他無關的地方。而在思考後他意識到這顆水藍色的星球正是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是他生活的地方。這時這顆星球便與他產生了連結,是他的家園、他的一部分。 

broken image

-美麗的家園- 

全球的夥伴關係在我眼中,便是讓所有人退到太空,讓人們意識到我們是一體的,共同住在這個家園並以此為連結。如此一來我們的關係便不再敵對,因個體與他者已是我與你,彼此都是彼此的一部分。現在我們這顆水藍星球上,大至戰爭、小至糾紛,大大小小的衝突仍在發生著,就好像蘇軾《題西林壁》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共生在地球中仍將彼此視為他者,與之爭奪明明已足夠自己生存的資源。

何時我們能像山一樣的思考,看見全面拋下成見,在互依的關係中把他人、動物甚至環境視為我們的一部分,我想,我們便能達成全球的夥伴關係,讓我們的未來持續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