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衝突與海

詹于萱_文

「基隆人有三黑:厝黑、天黑,臉也黑黑。」

   於是五月一日的早上,輕晃的車駛入異常晴朗的基隆。 

 

【話說從前..】 

 

亞細亞的孤兒 

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我們是從原住民的家開始認識這塊土地的。 

broken image

-斑駁的彩繪牆- 

文化會館的彩繪已經斑駁,館內也不見導覽員身影,只有像是老舊收音機一般、不停跳針的廣播音檔循環撥放。隨後,我們不勝其擾,走向外頭的烈日下。老師分享起兒時,那位原住民同學總能拿珍貴瓶蓋和他們交朋友的故事。   

從花東被擠到基隆,來到基隆後再被壓迫。我記得吳濁流形容台灣人時,說我們是亞細亞的孤兒,沒有身分的認同、失去了歸屬。而在珍貴的汽水瓶蓋背後,失去家園的阿美族人們,是否也就如失恃失怙的孤兒,難安其手足?   

在歷史脈絡下,台灣重要的戰略地位讓這座島上的人不時地更替交織,雖有迫害擄掠的悲劇,卻也讓生存下來的人們有絕對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兼容並蓄、願意包容接納其他文化的大肚量。我特別喜歡在教會時老師說的:連自己的土地都不了解,我們怎麼還有餘力去看世界?國際化、地球村,能用英語流利自我介紹的我們,甚至難以用台語拼湊出一個句子,基隆的第一站訴說的,我想是不忘本和凝聚。 

  - 羅大佑 亞細亞的孤兒 https://youtu.be/2fqhfVBjeso 

【雞籠不吃雞】 

民以食為天,吾以海為鮮。 

這兩天的旅程,各有一餐是讓我回味無窮的。分別是第一天中午的青苔水餃和石花凍,以及第二天晚上大家齊心完成的海鮮麵疙瘩。   

見到「青苔」時,我直覺想到了石階上溼潤滑膩的綠色小植物,卻還是帶著些微恐懼卻期待的心情,把溼軟的麵皮咬開。前頭幾顆嘗起來好像和平常吃的水餃差異並不大,而越吃就越唰嘴,有種奇異的鮮香盈滿口中,還想細品時卻發現盤底見空,我想,這便是藍媽媽厲害之處吧。   

隔日,我們走進漁市場,尋找抽到的「甲殼類」海鮮。龍蝦、螃蟹都因預算不足與我們擦肩,差一點走進霓虹世界的我們最終選擇了15號攤位,可愛又純樸老闆娘的海沙蝦。薄薄的塑膠袋、倒到一滴不剩的水,滿滿一袋肥美的蝦子讓我們用三張紅鈔帶走,不參一絲虛假和欺騙。    

broken image

-15號攤位的可愛老闆娘- 

煮晚餐、吃晚餐的過程每一刻都很有趣,亦令人感動。處理魚時發現殺魚大師在我們身邊、訓蝦師幫忙安撫一直想造反的蝦子,還看見正在脫殼的蝦、辛勞被既香脆又柔軟的小米麵包慰勞...   

原本的我們就像是麵粉和小米,而這兩天的課程就有如一雙手,將看海的浪漫、將基隆的過去、將旅程中的見聞心情和入,敦厚又柔軟。

broken image

 

-鮮甜的蝦子和魚肉- 

broken image

-彭湃的海鮮麵疙瘩- 

【草鞋的縫隙間】 

你說 哭吧 想哭阿 

就讓眼淚變成大海阿 跟我走吧 

大海阿 為什麼你都不說話 

大海阿 你安靜的太可怕 平靜的可怕 

我不願看著你 臉上在微笑 內心卻在掙扎 

跟我走阿 

基隆,是一座屬於海的城市。傍海而生、依海而存。 

broken image

-正在繫草鞋的我-

繫好草鞋,我們踏著歪扭的步伐走下潮間帶,邊聽著路人們或高或低的羨慕聲,邊留意著腳下濕滑的石蓴。扁跳蝦搔癢的觸感猶存、石蓴鹹脆的口感仍停留口腔、被海兔卵衝擊的餘悸蕩漾,玉螺、海參、藤壺和各式螃蟹、海草、小魚,吹著微微海風,我們憩在海豹岩下,望夕陽西下。我好喜歡老師要我們靜默的那兩分鐘,我能聽浪花滔滔、嗅到海邊獨有的鹹香,我甚至看見落日跳入山海間的瞬間,浪漫就是如此吧。   

broken image

-仔細觀察的我們-

爾後我閉眼、沉澱,想起南西肯恩的《大海》。很多時候我們總把情緒藏在心底,忘了發洩,忘記關心自己。我們小心翼翼維持了表面的平靜,卻沒注意到深處的黑暗可能吞噬自己。   

讓我們奔向大海,傾訴所有哀喜。讓眼淚變成大海,就不再壓抑。   

broken image

-聽海的大家-

- 南西肯恩 大海 https://youtu.be/0blzND81LS8 

晴朗的雨都、多種文化的交會、平靜而波濤的大海.. 

而基隆卻把這些矛盾交織融合,一點點結成網,將你我一併束進裏頭─   

我想,我是真的來過基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