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旅—走遍基隆
兩天在基隆的海之旅,我用雙腳走遍基隆—這塊我不曾想像過會如此熟悉的土地,即使颳風、下雨,卻著實令我回味無窮。
海洋科技博物館—踏入陌生的土地
先從第一天早晨說起,第一站—海洋科技博物館。展廳地板上,一整面基隆的地理環境樣貌,我們站在上面,彷彿用四肢真真切切行走在土地上。漁網、分發漁獲、魚市、珊瑚石房屋、「新船下水」……,海科館區域探索館有各式各樣與基隆傳統漁業相關的互動式展品和文字介紹,曾經是一條河流,如今卻發展成基隆最大的魚市和周遭的建築物,凌晨便開始營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新船下水」,它是當地迎接新船時重要的儀式,漁夫從船上灑下麻糬,象徵這艘船出航時的豐收漁獲,而親友則會贈送新的魚旗以表恭賀。
從忘憂居走訪潮間帶—忘年的生命力
第二站—潮間帶走訪。港口附近有許多船隻出航需要的工廠,好跟漁船完美配合,加油廠、製冰廠、淡水製造廠,原來漁業並非想像中簡易與單純。前往大坪海岸潮間帶的路途,我們經過一間人文咖啡館—「忘憂居」,這建築物的特別之處在於,由三代建築材料蓋成,最外圍的矮牆建材就是在海科館看到的珊瑚石,觸感和一般石材不一樣,路旁的化石亦是以前岸邊生物痕跡的記錄。到了潮間帶,天氣狀況不佳,堤防邊的大風大浪湧上岸,行走需要格外小心,儘管老天爺給了我們種種氣候上的阻礙,還是看見許多潮間帶生物。玉蜀螺,這是我第一次在海邊看到,一粒一粒的黏在石縫間,別看他們個體都極渺小,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生命力,令人敬佩。林老師說:「潮間帶之所以惹人喜歡,就是因為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不管是豔陽高照的晴天,或陰雨綿綿的雨天,都必須良好適應多變的天氣,才能在潮間帶安身立命,潮間帶是他們的家。」腳穿膠鞋、身穿雨衣,親身接觸這片北台灣的土地,坐在洞穴外,閉上雙眼,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呼吸大自然的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洗滌。那段靜謐時光,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距離大自然這麼近卻又這麼遠,近的彷彿可以捕捉他發出的任何一絲聲音,卻又遠的好像不能明白他想要傳達的道理,我陶醉其中。
和平島生態人文導覽— 土地與人的聯繫
第三站—和平島生態人文導覽。抵達原住民人文會館前,映入眼簾的是基隆網紅景點彩虹屋,從遠方眺望,一整片的繽紛房屋確實為生活帶來不同滋味,也難怪人人都想來此地踩點打卡。老舊廢棄的造船廠,早已改建成種植野菜的田地;一整排無間斷的魚市,前方河堤停放著具有各家特色的漁船;和平橋,台灣本島與和平島之間交通運輸往來的唯一橋樑;島上的媽祖天后宮,堪稱是基隆漁業的保護神;總部曾經設在基隆的台灣造船公司,隱藏在和平島巷內,最盛時期可以養活六千多位員工,如今卻已漸漸沒落,只剩幾棟建築物矗立,看了不免心生白雲蒼狗、世代變遷無常的慨嘆。
正濱長老教會—時空膠囊
第二天早晨搭乘客運來到第一站—正濱長老教會。教會環境十分乾淨舒適,經過老師介紹以後,我才得知教會原先在半山腰,老師的爸爸將它遷至平地。五十年前,老師一家七口住在教會二樓,每天放學的行程便是呼朋引伴來教會玩耍。現在的基隆正濱長老教會,前面面海、後面面山,是一間被山海簇擁的教會,仔細一看,這帶房屋都具備這樣的地理環境特質,和台北醫學大學座落的市中心截然不同,有一種真正貼近大自然的震撼感。然而,「時空膠囊」是老師認為最適合形容此地的註解,20世紀初,日本人建立第一個現代化漁港,就是教會正前方的漁港,同時成立隸屬於國家的漁會,打理漁民、漁獲、卡車運輸等等,那時的大家都很看好這裡日後的前景。沒想到,1980年代,八斗子漁港日益壯大,政府投入的人力、物資都較豐饒,此地也因為過去濫捕,導致海洋資源匱乏,原本興盛的漁業隨之沒落。建築沒變、產業沒變,但是人口的外移和高齡化現象每況愈下,同樣距離台北市中心三十分鐘左右的車程,正濱卻無法和淡水或是北投相提並論了。我很喜歡長老教會的禮拜活動,教友認真唱誦聖歌的神情,以及林老師投入分享生態學與宗教的觀點,都讓我覺得煥然一新,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聽「野地的花」這篇故事,天上飛鳥、野地鮮花,自然界萬物都不擔憂他們每天的吃與穿,那是因為他們以大地為家,並且相信大地會為他們準備好每一天的生活,正是所謂的生態人文學,宗教裡有生態,生態裡也有宗教。
基隆魚市—充實味蕾和心窩
第二站—基隆魚市。親自到魚市購買要烹煮的漁獲,我們組挑選「藻類」,除了製作石花凍、熬煮冬瓜茶,我們買了花枝煙和鯊魚煙和大家分享。石花凍的製作過程雖然漫長,等待石花菜慢慢熬出膠質,再放入冰箱凝固成果凍樣,可是看見成品的成就感遠勝過一切,還有同學還將沒吃完的石花凍打包回家。自己揉捏麵團,將他們製成麵疙瘩形狀,配上老師調味後的海鮮湯,那天晚餐我感到心滿意足,在基隆長老教會中,品嚐基隆當季、當地的新鮮食材與知名特產,身旁還有一群創造回憶的夥伴,即使這兩天安排的行程些許緊湊疲憊,內心溢滿充實與踏實之感,這趟基隆之旅名副其實成為我心中的「海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