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Nahuy

北藝 劇設三 王振哲

Nahuy

       泰雅語的尖石之意。鄉名源自於轄內那羅溪、嘉樂溪匯流處一塊聳立如尖石。地理特徵以山脈劃分分為前山和後山。

broken image

攝於尖石鄉原住民文物館的一幅關於大霸尖山的繪畫。

錦屏橋

      2021/05/08從台北出發後,9點多左右抵達尖石。在原住民文物館稍作休息,聽了老師的解說後,大致明白尖石鄉的概況後,便上車前往錦屏橋,為這趟山之旅拉開帷幕。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錦屏橋上有許多關於當地的傳說的浮雕、雕像矗立在橋的兩側,是最適合當作這趟旅行的引子。我們能夠從這一幅幅浮雕中的故事了解他們之前的生活背景以及歷史,進而得知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是如何與自然共存,使得我們更加好奇山裡頭還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過了錦屏橋後便來到尖石的後山區域,像進入到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寧靜又祥和。整體氛圍又與前山區域的清新秀麗不同,後山區域的山勢更加磅礡壯麗;如果說前山是大家休憩踏青的花園,那後山則是勇士戰鬥狩獵的沙場。更神奇的是兩區的天氣也不盡相同。當前山陰雨綿綿、霧氣繚繞之時,後山陽光普照、白雲飄盪在山谷之間。根本像是兩個世界。

宇老

       從錦屏橋離開後,抵達位於宇老的魯壁一家人。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在這裡我們享用馬告和檸檬混合的飲品,酸酸澀澀,很清涼消暑。除了在這裡享用冰涼的飲品,在這邊也聆聽到小米媽媽 --  Pagung關於泰雅族的冰箱的故事。在很久以前冰箱還沒來到這個世外桃源時,當地居民配合季節從名為大自然的冰箱取當季的食材 -- 例如在冬季食物不易腐敗的時候,便是適合打獵的時節,肉類不易因高溫而腐敗。冰箱除了提供當季的食材外,也提供優良的地力,使得當地居民能夠種植小米作為主食食用。而泰雅族人感激冰箱提供這些恩賜,也盡心盡力的維護環境。當種植小米一段時間後,為了讓地力恢復,他們會換地方開墾。原本種植的地方則種上竹子,不僅能夠水土保持,這些竹子也能當建材、器皿、食材等等功用。只要好好維護,這台冰箱便能循環不斷。

田埔

        位於山腰的田埔,有著瑞士的山間小鎮的感覺,不僅山青水秀,飄飄然如遺世獨立。又多著一份恬靜淡雅的可愛。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在小米媽媽家享用他們精心準備的大餐-- 小米、筍乾、山豬肉等等當地新鮮食材後。我們來到一個小木屋,裡面都是小米媽媽精心收集、復育研究的成果。我們在小米媽媽分享的過程中,得知原來小米媽媽原先是要研究泰雅語,但在一個機緣下發現原來小米有如此眾多的品種和名字,卻很可惜的是並沒有好好的保存下來。眼看就要失傳,於是小米媽媽便決定系統性地將它們分類並培育它們,希望這個在文化之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小米能夠在這文化繼續發光發熱。當小米媽媽分享完他的故事後,不久我們就前往他的小米田。

broken image

        搭著小貨車走過蜿蜒小徑,終於抵達小米田。這邊除了各式各樣的小米外,還有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 番茄、蔬菜。接著我們便在小米田間拔除那些雜草,在拔草的過程中,我發現到田裡有許多的昆蟲在田地裡爬行,可見這小米田多貼近生態,在種植作物的過程中沒有施灑農藥等危害環境的化學用品,而是和自然共存共榮。當我望向遙遠的山頭,沒有一丁點裸露的山壁,可見當地的水土保持之好;小到自然農業,大到整體開發都是那麼愛護自然。這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學習當地人如何愛護自己的家鄉,並讓更多人看到家鄉之美。

        小米媽媽除了在自然環境的保護實踐之外,還有一點令我更加印象深刻。就是將他的孫子留在田埔,而不是跟隨父母到城市生活。他的孫子除了族群認同之外,還能和這塊土地有更深的連結。使我不得不佩服如此決定。

煤源教會

        離開田埔後,原本赤紅的夕陽瞬間被迷霧吞噬。頃刻間,世界好像發生了巨變。原來前山和後山真的是不同世界。濃厚的霧將道路和景色都掩沒,而我也在這彎曲的路上意識矇矓了起來。不知不覺就到煤源部落了。

 

broken image

        抵達教會時,仍舊陰雨綿綿。看著路燈上圍著許多大水白蟻的場景,像極了電影的獨白。而在這場景的背後則是有著藍色光芒的十字架,像極了法國的藝術片,神秘的令人陶醉。放完行李後,享用教會提供的豐盛大餐。接著來到一個有趣的體驗環節,就是搗小米。這過程真的不簡單,那個搗米棍真的很重,再加上小米又黏,施力難以掌握,但是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並且還有喝到小米酒跟李子醋,喝了幾杯就臉紅紅了,身體非常暖和。於是去洗個澡、吹個風、看著滿天星斗的黑夜,這充實的一天便結束了。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隔天一早,天氣晴朗,不同於昨晚的陰雨綿綿。早上大家一起製作早餐並一起享用。這天是個特別的一天,那就是母親節。而我也發現原住民特別注重節慶,來做禮拜的人非常多。整體的氛圍與在基隆做禮拜的經驗非常不同,除了母親節的緣故而有許多表演和更加歡快的氣氛外,我覺得他們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與基隆正濱教會有不同的感覺。在這過程中也明白信仰對原住民群體是多麼重要,不僅是群體的中心,也是文化認同、教育等重要場所。這是個特別的經驗。

傻瓜農夫

        離開教會來到傻瓜農夫的家,映入眼前的是各種新鮮的蔬菜,讓我們擺出精緻漂亮的菜盤,煮一頓豐盛的火鍋。

broken image

        享用完這頓豐盛的一餐後,傻瓜農夫戴我們認識他的農莊。在這裡不僅認識到陷阱是如何製作和運用之外,還學習到如何使用弓箭,雖然我還是不太熟悉使用。此外還有竹子是如何變成一個有用處的器具,像是趕鳥器。接著我們來到他的雞舍,瞭解到他研究如何運用自然農法,靠著微生物發酵等特蘇工法產生的飼料,來讓母雞們提升健康,並產出優良的雞蛋。在這裡不僅知道傳統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外,還有傻瓜農夫令人敬佩的精神,讓我更加明白自然農法究竟是如何運用的,而不是只在文章上模模糊糊的看過。

broken image

        這趟山之行獲益良多,讓我明白住在山裡的人們是如何與自然共存。從大冰箱的食材切入或是自然農法都透露與自然共存,必能將福祉發揮至最大。而這一點不是只有住在山區的人來實踐,而是這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實踐。才能讓社會更美好,也能同時保護到自然。在這疫情大肆流行的時代下,希望這社會能夠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