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從中下游開啟的走讀課程 下

北醫 牙醫一 曾筵閎

 

桃園大溪之旅

這次我用拍照的方式記錄了這趟走讀課程,因此我打算先放上一些照片作為這次心得的開頭,接著再提出我這次旅程中所獲得的心得與收穫。

大漢溪 獨特河階地形

broken image

蔣公 鎮守大溪使人安心

broken image

大溪橋 禮拜一到日顏色隨彩虹變色

broken image

大溪橋

broken image

警察以前住的地方

broken image

保留下來的宿舍點滴記事

broken image

這段旅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實並不是大溪當地的文化,而是我在中午覓食時,偶然遇到林老師與助教,我想就是因為這個契機,讓我更了解走讀課背後老師所要付出的責任。老師說,以前這門課有許多醫學系的學生搶著上,是一門熱門的課,然而,這門課也有遇到窘境過,之前有一次走讀課程事去看半夜的魚市場,結果上完課後沒多久老師就因為學生太晚回家被投訴了,我認為這是因為家長與學生之間沒溝通好,錯的並不是這門課本身。老師問我喜不喜歡這門課,在老師的眼裡我可以看到發自內心的真誠,而我也回答:喜歡,我認為這門課很特別,能夠走出平時習慣的教室,以實際走讀的方式了解各地的文化。我希望讓認真準備這門課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們學生對這門課的熱情與嚮往。

在旅途的最後,我們所有學生圍坐一個圈,各自分享這趟旅途所獲得的想法,其中兩個外國人的對話尤其讓我有所啟發,其中一位是來自非洲的學生,他說自己很幸運一路上有同學作為翻譯員替他導覽,讓他能跨越語言的隔閡,獲得更好的學習,而另為一名來自汶萊的學生則比較常看著自己的翻譯機,來自汶萊的同學問大家說:你知道我跟來自非洲的同學差別最大的地方在哪裡嗎?非洲同學回答道:你沒有建立連結。這番話點醒了我,在未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最重要的能夠與人建立連結,因為這樣能自己更快適應新環境。我將這個事為我這次走讀課收穫最大的內容,其實蠻意外的,沒想到能在走讀課程中獲得處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