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味道

北醫醫學三 葉可芸

初聞基隆

我們搭著同學的便車,一路上天氣都很好,陽光普照,難得不是基隆平常的模樣。我印象中的基隆總是朦朧濕潤,雨好像從來沒有停過。

正想著基隆的雨,我們就到了集合地點。剛下車,我就聞到了混合著海味與魚腐的味道,伴隨著基隆海風帶來的溼氣。這專屬於港口的味道,總讓我想起我的家——我們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全家跑去南方澳採買最新鮮的漁獲,甚至在家裡放個一台能夠急速冷凍的大冷凍庫,只為了隨時可以烹調美味的海鮮。

信實哥聊八斗子的歷史,還找了老師的家給大家看

信實哥聊八斗子的歷史,還找了老師的家給大家看

古早味

接下來我們來到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借草鞋,也學習怎麼穿草鞋。對我來說草鞋好像有點太大、穿起來也有些刺痛,但很清爽透氣,是滿新奇的體驗!

有趣的是,拎著草鞋走往潮間帶的路上,我們遇到很多對草鞋很好奇的當地居民,還有一位熱情的當地阿伯提醒我們潮間帶還沒完全退潮、可以晚點再去。

broken image

用手掌代替腳掌來學習穿草鞋

海潮味

到了潮間帶,我們穿上草鞋,隨著生態老師一步步開始認識潮間帶的生物們。長年生活在都市的我,雖然在小時候看的百科全書上看過潮間帶的生物,但親自走訪、接觸他們還是第一次,原來在每個小小石縫中都藏著大大驚喜。

我很喜歡一腳踏進冰冰涼涼的海水,讓海藻們輕輕拂過我的腳。回到岸上,偶而會有小蝦跳到草鞋裡面,突如其來的癢感總是讓我嚇到跳起來,我也變成扁跳蝦了呢!

broken image

大家很專注地聽老師解說

broken image

柔軟的海兔,不可以壓它喔!

飯菜香

離開潮間帶、歸還草鞋之後,我們隨意覓食,吃了炸鯊魚、炸蝦、白子和魚羹等等特色美食,彭湃的午餐讓我吃得心滿意足~住在美食多樣的信義區,雖然也能吃到這樣的魚羹,但不論豐富度、分量、新鮮度,和這家店相較之下都黯然失色了。

下午來到和平島教會,我們喝著石花凍、一邊製作拼貼畫,最後分享時讓我對和平島有了更多想像——原來同一個地方、同一件事情可以在每個人的眼中如此不同。

broken image

除了圖像,每張材料的編排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巧思

家鄉味

第一天結束了,我們來到老師家住下。老師給我們安排了一間大房間,裡面有衛浴、廚房、客廳,睡覺的部分則是大概半個房間大小的木板地,用來鋪床,生活機能滿充足的。後來老師跟我們說,以前這樣一層樓要住一家六口,基本上只能拿來吃飯睡覺,毫無自己的私人空間,所以根本就不會想要像現在的人一樣宅在家,只想整天往外跑。

隔天早上,我們去吃老師推薦的鹹粥早餐,還點了炸豆腐跟紅糟肉,這些實在很像阿嬤家會出現的菜色,真的很懷念。

店的位置在老師家後方的鐵皮屋,原本是以前漁夫們回港後吃飯、尋歡作樂的地方,然而現在捕魚人少了,這些曾經熱鬧的地方也沒落了。

broken image

老師家後面的停車場,後方就是港口

人情味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正濱長老教會做禮拜、聽歷史。有趣的是,這裡用台語講道、聖歌也是唱台語,身為合唱團的孩子,自然是要來挑戰看看台語聖歌~

午餐就和教友們一同用餐,熱鬧的環境讓我想起家族聚餐的溫馨感。於此同時我們也聽牧師爺爺講述他的牧師生涯,最神奇的部分是他說他以前不信神,但現在卻做了牧師。牧師爺爺講得相當投入,甚至都忘記要吃午餐了!

broken image

教友李龍門先生分享年輕時的故事

成果共享

下午我們分組去魚市場挑選新鮮漁獲,也學習怎麼挑選處理。回到教會,我們製作小米麵疙瘩,處理食材,製作成一鍋又香又鮮美的海鮮麵疙瘩。特別的是,海藻組別還自己煮了一鍋石花凍,配上清甜的冬瓜茶,讓這次的旅程有個美好的收尾。

說到石花凍,我從小對石花凍的印象就是在廟口夜市和一位聾啞伯伯買的石花凍,他的做法和這次看到的石花凍不同,是用「吃」的,在乾爽的石花凍上方灑上紅糖與花生粉,就是一碗清爽美味的點心啦~

broken image

挑漁獲的學問博大精深

broken image

大家一起捏小米麵疙瘩~

這兩天聽了很多家的故事,也走訪了很多地方,最喜歡的部分還是跟大家一起的時候。在潮間帶踏青時怕滑倒會拉彼此一把;分享拼貼畫時交流想法與觀點;做禮拜時一起唱聖歌;在等待麵疙瘩做好時的分享時間……

有好多值得回憶的瞬間,這些美好對於當地居民而言可能只是日常生活,但對我們卻彌足珍貴。回歸自身,我想對於外鄉人而言,我家的日常或許也是全新的體驗吧。

我們組別真的非常幸運,兩天基隆行都是晴空萬里。也很謝謝老師和助教們對我們如此照顧,還規劃了許多讓大家更了解彼此的行程,期待五月一起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