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泰雅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

馬告、櫸木、扁柏看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

· 2022線上課程【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

這一系列的演講老師從生態的角度來作切入,藉由馬告這個原住民常用的調料植物,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入實際的主題:生態政治學。老師提到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的衝突,其實原住民文化中也有許多生態學的知識,卻長期被忽略及輕視,非只是純粹殺害動物來展現人類的優越與突顯階級的行為而已,根據我的理解,狩獵文化大抵包含人與自然的「生態」關係、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且具備人與超自然的「信仰」關係三個層面,彼此間是密不可分的。 

接著講者談論到馬告國家公園的設立、及原始檜木林的砍伐的探討,設立馬告國家公園的立意固然是良好的,卻因為不同人群所抱持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價值觀,讓整個議題逐漸政治化,導致最後不了了之,老師因身為當時的諮詢委員,藉由政治生態學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將各項複雜的層面歸納出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台灣的逐漸民主化所影響到政策不易單方面推動落實、以及生態發展永續理念的實踐問題,使我對當時的議題有更全面清晰的理解。 

在第二場演講中,對於天災的看法,講師所說:「災害可能是無數環境變遷與人類社會回應策略的循環性結果。」使我印象深刻,將時間尺度拉長,所謂的災害不過是構成地球乃至宇宙平衡的一客觀事件,以如此角度觀之,災害則只是我們人類強行貫之的稱號,顯現了人類的自我中心與無知。 

而關於「櫸木事件」改變臺灣的司法系統對於原民利用自然資源的看法,即使有著原住民族基本法,實際上政府對傳統領域的了解卻十分抽象,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共識,最後導致原住民所認定的傳統領域,卻不受到國家政府的認可與保護,實在是有點諷刺的一件事,明明最先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是原住民們,現在卻需要受到法律條文認可才可以做著他們習以為常的文化習俗,以及最基本的採集行為,其實有時候對如此資本主義以及法治主義的程序感到嘆息,子曰:禮義以為紀。為的是維持社會秩序,使天下不致大亂,否則謀用是作,兵有此起,然而在原民文化中,維繫生態平衡與自然共存是自然不過,約定成俗的一件事,卻反要被法律約束,有種從大同世界拉回至小康之感。這起事件有同時使我聯想到台灣人時常爭論的主權認同,記得以前時常納悶為甚麼我們自認為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客觀上也都符合要求,卻因為其他大多數國不願承認而導致地位低落,喪失應有的權益,我想這共同點就是其中有許多政治的糾葛在其中。從另一個觀點思考,對原住民來說木頭是上天的恩賜,站在政府的角度卻把木頭視為國家的財產,兩方對於木頭的認知就大相逕庭,因此究竟誰對誰錯,我想一定需要達到雙方的互相理解才能得到一個好的共識。 

最後,面對問題和衝突的方式,泰雅人透過-Sbalay儀式,將以和為貴、團結一致的智慧以獨特且具文化價值的方式體現出來,從這三則演講,我們都可以從這些議題中思索,自己對於其他文化的多元包容性、並試著了解、欣賞原民文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