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家 

北醫藥學一 楊紋孺

寒風呼呼的吹,配上細而密的的千萬縷銀絲灑在基隆的土地,雖然天候不佳,但正濱漁港周圍安靜、閒適的氛圍卻讓人格外的放鬆,最後一堂走讀課程,在了解那麼多人的家園後,老師帶我們來到他的充滿眷戀之地。

由笑臉迎人又親切的阿姨領進正濱教會,感受到了在教會裡的溫暖氣氛,因為宗教的緣故對教會並不熟悉,雖然對於格局與環境感到陌生,但跟著老師的解說,聽著禮拜的聲音,想像從前一家七口擠在一個小小的空間,過著雖不到富裕,但也算不錯的溫馨的生活,想像一群孩子在教會裡玩耍,寫作業的快樂時光,從環境的變化,更看出了時代的變遷。

在樓頂的陽台發現房屋建造的趣味,這些沿著山坡蓋的房子,第一棟的四樓,是第二棟的一樓,一棟一棟蓋上去,為人們開了一條居住的道路,但也是破壞的生態的平衡。追溯到日治時期,正是因為蓋了漁港,讓這片土地開始發展,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開始湧入,人要住,山要砍,反而造成土石流等自然災害。沒有絕對的對錯,有犧牲才有進步,而且當時的環境保護意識並不強烈,但若是現在的情況,若要開墾土地想必會有一系列的爭議與討論,總是要失去點什麼,大家才會懂得珍惜自己的家。

走在正濱漁港邊上,最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的,窮困婦女與漁夫的故事,從一些小小的動作就能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其實漁夫自己也並不富裕,但選擇踢倒了那些裝著漁獲的籃子,拉那些婦女一把,讓人感到溫暖又感動。

有趣的是當漁夫們豐收,獲取暴利時,會到北投泡溫泉享樂,之前高中時到北投參訪,研究溫泉事業,溫泉業曾經相當受歡迎,當這些曾經學習過的東西不經意連結起來時,會讓我發現自己掌握的知識是多麼的珍貴又特別,了解的越多,對腳下這片土地就越有親切感,感覺到自己與它的連結。

暑假時來訪基隆,並沒有來到有名的彩虹屋一探究竟,沒想到在這次走讀課程竟有機會來到這裡,咀嚼著基隆特別美食吉古拉,站在和平橋上望向彩虹屋,在綿綿的冬雨簾幕後,彩虹屋看起來有些灰撲撲,也沒有什麼行人經過,看起來毫無生氣,也沒有聽到觀光客熙攘的聲音,只有雨滴落在海上、雨傘上的滴答聲。彩虹屋的名聲響徹台灣,說到基隆觀光時必定少不得它的身影,部落客的網頁上充斥著夏天豔陽高照下的彩虹屋,但其實在這下著陰雨,吹著寒風,平日的正濱漁港,並沒有什麼人影出現,彩虹屋真的活絡了正濱嗎,彩虹屋的下一步又是什麼?這樣的表面觀光真的是解決正濱沒落的解方嗎。

broken image

當走進古蹟,走進和平島上的寺廟,看見和平島上擁有的珍貴歷史遺跡,看見獨特的王船文化,也許這些精采的故事才是吸引人的長久之道。但歷史的保存過程理所當然的會遇到一些障礙,考古學家們覺得富有意義的遺跡,在當地人眼力可能是建造停車場的寶地,如何在守護歷史與現代利用中做選擇,未來又要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活絡這片土地呢?雖然提不出解決之道,但懷抱著這些疑問並思考,對自我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喝著香氣四溢的花茶,享用小米製的獨特甜點,走讀課程來到了尾聲,老師說:「對世界的了解決定了你的家有多大。」走過這麼多人的家園,我體驗到老師們努力守護家園、文化、歷史、回憶的真情,被老師們真誠的身影所打動。走讀課程教會了我如何去認識一個文化,如何真正踏入一片土地,我要用自己的嘴巴去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我的皮膚去觸摸,去認識我的家園。期待有一天,可以和老師們娓娓道來我的家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