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基隆Day 1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一年級 吳宛芸

· 2022走讀課程 基隆Day1

 

今天基隆的天氣不太好,早上八點半的中正路沒什麼人,每顆雨滴都無情地降落在我臉上,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走在中正路上,一舉一動都格外醒目。

正濱教會,一個被益仁老師稱之為「家」的地方,暫時成為我在風雨之中的棲身處。我曾經到過板橋的一間教會,那個時候一樣正值聖誕佳節,歡愉的氣氛滲透到教堂的每個角落,彩帶、擺設、聖誕樹也堅守在崗位上,迅速攫取我的目光。然而,這間教會樸實無華,只有簡單的聖誕擺設,卻也是可以令人動容的信仰所在,這棟建築物的歷史,沿著老師所指之處,浪漫展開。

踏進教會一樓,長桌、木椅以及灰白色的牆面,這裡曾經是附近小學生放學後的娛樂場所,承載著孩子們的腳步、嬉笑及尖叫,我們在這個空間停留了約莫半小時,各種原不屬於我的畫面隨著老師的言語漸漸浮出輪廓,在長桌上寫回家作業、玩躲迷藏、坐在書櫃前讀書......。一樓的裡邊也有一個小空間,放置著一張桌球桌,對我而言,這個空間其實不大,很難想像老師一家人在這裡生活的模樣,不過,家從來都不是被大小、坪數定義的名詞,只要有愛、有包容、有溫暖、有信任......有各式各樣東西的神奇場所都可以稱之為家,所以從老師的眼神中,我很確定,這裡是老師的一個家。

幾乎每個縣市都有特色景點,為地方發展帶來生機,基隆夜市和彩虹屋可以說是基隆的代名詞,在這趟走讀之前,我對基隆的認識也就僅止於這兩個。然而,吸引在基隆土生土長的人的目光,往往非總在報章雜誌、美食節目中光鮮亮麗的這些地方,而是再平凡不過的無人小徑。頂著風雨,我們躲到一處鐵皮屋頂下,僅臨海港,這裡平常是上下漁獲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艘漁船被拴緊在岸邊的矮柱,有零星的幾位漁夫在船上像是在整理器具。

整趟旅程裡讓我感到最溫暖的時刻是在派出所三樓,圍著白色立體模型,感覺我將整個基隆一覽無遺。我在地理課本見過平面的等高線圖,如今實際看到模型,各種大小、不規則形狀的圈圈堆砌成不同高度的山丘,讓我更能深刻體會到老師所說「基隆人與大自然爭山也爭海」。模型一旁是留言牆,貼著好多便條紙,承載著來自世界各地對基隆的回饋,我仔細閱讀,有非常多留言是希望政府方能舉辦大型活動以帶動觀光發展。觀光收入的確是地方發展的一大命脈,但有得有失,如何在推動觀光的同時又不抹滅基隆最原本、最真實的樣貌,我想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依靠著底下這雙腳,我跨過大橋來到漁光島走一圈。沿路走著,不時就會看到廟宇,凝聚當地民眾的信仰所在,也再再提醒我當地捕漁業的重要性。在一個岸邊,老師唱起港都夜雨,搭配朦朧雨景,整個基隆海港更顯蕭瑟。

整趟走下來,有些路是曾經的沙灘,緊鄰海洋,是以往基隆小孩子們的遊樂天地,隨著政府的規劃、地方的需要,逐漸被柏油路面覆蓋,然後我們就聽著老師的分享,試圖將老師提供的線索分類,拼湊原本的基隆風景,也就是老師一部分的家。 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