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你所不知道的大溪

北醫醫管二 呂盈諠

· 2022走讀課程 大溪

 

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到大溪,我們一大早便在六廿四故事館集合。身為一個桃園人,從小到大也跟著家人親戚來過非常多次大溪遊玩,瞬間有種「啊!雖然是別人的家,但大溪也可以被稱為是我的家的一部分啊!是我可以推薦美食給別人的地方!」以前也跟著父母來過蔣公行館,但經過講解才知道原來蔣公會堂也被列入木藝博物館的一部分。在以前黨國專制的年代,也聽父母那一輩說起當聽到及提及蔣公蔣先生的時候,會有一種莫名的嚴肅、莊重感。雖然現在因為政治因素及為了要去中國化等,有意將這些東西在日常中做出修正,但我認為這些人物,也是構成中華民國的一部分,或許他的領導造成許多人的不滿或是犧牲,但不可否認的他們也是造就今日台灣的歷史人物。 

往下走,我們來到了大溪橋,到了假日,遊客也是不斷地從外地進來,大溪橋其實是仿造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聯繫了溪東與溪西兩地居民的深厚情形。橋上也有提供椅子讓來往的遊客可以稍做休息。透過橋上的飾演放眼望去便可以眺望石門水庫及淡水觀音山的美景。也因為在夜晚時會將橋上點燈,使得橋面看起來更加光彩,也有了「情人橋」的美稱。以前假日跟父母來遊玩時,也常常看到有街頭藝人正在表演大溪非常有名的陀螺,總會吸引一大票老人與小孩一起觀看。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手打陀螺是新奇,而對於他們的父母,這些兒時童玩,則是他們美好的回憶之一。

中午,老師讓我們去自行解散去找附近的食物吃,這時候就輪到來過大溪很多遍的桃園人出手啦!我們透過網路上的排名找到附近推薦的臭豆腐,先淺淺的墊了一下胃之後,就輪到了來大溪必備的重頭戲!滷豆乾!我帶我朋友直接前往大溪最有名的「老阿伯現滷豆乾」,平時假日也會跟父母專程開車來吃的豆乾,當天也是不負眾望地擠滿了人潮,剛好找到了兩人座的位置,我也興致勃勃的擔起點餐的責任。有一種好吃的東西可以介紹給別人的自豪感,也好在朋友喜歡我推薦的豆乾,心情變得很愉悅及滿足。吃飽在回程的路途中也經過大溪的市民運動中心,我也像是導遊一樣跟朋友介紹,裡面就是大溪最有名的賴媽媽豆花,我也清晰地記得,以前在最興盛的時期來時,儘管已經設置了非常多的室內座位,仍然是一位難求。。

下午回到了六廿四故事館,裡面承載了關於大溪紹頭文化的故事,看外型可以發現他很像米倉、穀倉的建築形式。因為大溪主要是祭祀關聖帝君,每年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關聖帝君的誕辰日,當地便會以普濟堂為核心,由地方社頭以及當地居民一起合作舉辦慶典及遶境的活動,彷彿就像是是大溪的第二個過年一陽,十分熱鬧。而大溪的社頭也與一般我們看見的八家將不太一樣,是有一整個完整體系的自發性社團,大家平日都有不依樣的工作,卻會在每一年的特別時期付出勞力、心力以及財力一起熱情的參加,展現十八般武藝來表示對於關聖帝君的敬意。至2020為止,大溪總共有31個社頭一起參加遶境活動,甚至其中有15個社頭是從日治時期便延續到現在。除了有比較多人知曉的獅陣、龍陣及必不可少的北管之外,還有許多比較沒聽過的組別,像是特色陣頭、童仔、關刀、將軍以及以神轎為主體的「鑾駕陣」。故事館內也有體驗區讓我們可以模仿童仔走路的步伐,不是隨便亂搖擺的走,每一步都是有設計的舞步,也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陣頭遶境也有不同於以往的心得。

這次前往大溪與以前跟家人來的感覺非常不同,以往我們都是專程開車進來,若剛好有車位便會下車走走,走到大溪老街去看一下老街的熱鬧,吃完豆乾跟豆花在附近散步之後離開,也不曾去探究附近的歷史文物館,這次來到大溪,進到了木藝博物館,雖然沒有全部參觀完全,但也是聽老師講解了非常多以前的故事以及他們對於建築物的建造由來,我想,這些便是大溪可以傳達的知識,是我們如果沒有走進來,如果沒有細心觀察,如果沒有聽到導覽,就會遺忘的故事。或許,下次再與家人前來,就可以換成我帶著他們前來參觀,有關於大溪的建築特色以及他們的歷史風情,在分享的同時也可以將他們的故事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