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舌尖上的尖石

鄭翔予_文

· 2021山之行紀錄

【憶,上山】

坐在搖晃的中型巴士上,我不由得想起去年上山時的情景。

在一處小涼亭,益仁老師分享到關於原住民獵人種瓜得肉的智慧,眼前的遼闊森林場域,是他們賴以維生的家園。礙於地理環境與科技的不發達,電力供給受限,冰箱並不是原住民保存食物的選項,取而代之的,是鹽漬的傳統技術,以及與自然為伍、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吃,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不簡單」,在都市中生活的我們,或許已經對琳瑯滿目的餐廳店家麻木,在資源唾手可得的背景下,我們對於吃的想像便停留在好不好吃、吃甚麼的層次,而從未思考過背後的故事,食物的背景、食物的歷史、食物的工法、食物的取得等等,往往被拋在腦後。然而,上山給我一個很好的機會跳脫框架,運用過去被限縮的五官,感受這一切是多麼的不容易,並以此延伸,觀察「吃」和環境、經濟,以及生物的連結,正因是親身體會,所有的記憶與領悟才能真實而深刻。也因此,坐在巴士上的我決心以食物為這次上山的主軸,往更深的地方探索下去。

【彎下腰的醫生】

「等一下去小米田,你們醫生就會知道為甚麼原住民常常喊腰痛!」伴隨著爽朗的笑聲,小米媽媽~Pagung這麼說道。倡導自然農法的小米田當然不存在殺蟲劑、除草劑的使用,為了不影響小米的生長,Pagung一家彎下腰,在略有規模的田中仔細地將吸取養分的雜草連根拔起,日復一日。或許,直到真正走進田以前,我們對農人辛勞的想像與感謝都太過表面,而對於作物品質、健康的堅持,無形之中帶來更大的工作負擔。幸好,這樣的堅持並沒有將Pagung侷限在守舊農法中,一旁的番茄園足以證實這點,新穎的加熱設備與創意十足的番茄架,成為在傳統農業中活用科技的最佳指標。

復育的理想崇高,責任卻也重大,對Pagung來說,復育小米不僅僅是做為學術研究,同時也是餐桌上、田中央的景象,這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比起盲從於所謂現代化的食衣住行,她選擇將傳統的作物文化發揚光大,讓部落看到新希望的同時,讓世界看到部落。意識到生態困境時,Pagung挺身而出的決心,值得效法,也令我感動。

【出乎意料的食物】

傍晚的教會,風味十足的山珍野產映入眼簾,烤苦花魚、炒山羌肉,對我們來說罕見稀有的食材,或許是原住民的日常之一,「食」的差異足以見得。我們口中的牛羊豬雞之所以常見,仰賴的是國內外的養殖畜牧產業,以及龐大的市場消費體系,此類食品流通廣泛,並讓民眾從中挑選。然而跳脫出體制,食材的取得並非容易的事,採集栽種與狩獵均伴隨或多或少的運氣成分,「選擇食物」成為了一件耗費心神和經驗的難事,而不僅僅是「想吃甚麼」而已。

宵夜時刻,比起自釀的小米酒和傳統麻糬,一旁的鹹酥雞更讓我感到詫異和違和,我不禁思考到「這是從哪裡來的」這樣一個直接卻複雜的問題。出於經濟考量和飲食型態,在人口密度低的山區中幾乎沒有餐飲業者,只有寥寥幾家雜貨店鋪,因此從山下買回教會是比較合理的推論,然而在交通不甚方便的環境下,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反思生活中交通的易達性,顯示環境和資源是多麼密不可分,同時,也為教會的盛情招待而感動著。

【食慾,食育】

食育鍋強調了食材的自然與永續,在不刻意修飾調味的火鍋背後,隱藏了傻瓜農夫~夏禾對蔬果肉品與生態農法的用心。從擺設蔬果盤、湯底熬煮,到自製調味料,甚至是用餐環境的布置風景,都別有用心,而飄散出質樸、清新的雅致。對比山下的飲食,重口味、加工改製、急促的吃飯步調,一切是如此的不同,而讓我格外珍惜眼前正冒著蒸氣的食育鍋。

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增長,對食物的要求逐漸精緻細膩,有機農法、不添加藥品等等標語層出不窮,主流似乎正往反璞歸真的方向前進。除了烹飪手段,食材背後的栽種養殖也受到審視,而這就和與自然為伍的原住民有著相同的理念,崇尚自然的傳統思想遇上全新的現代思維,可是不謀而合呢!

【獵場與養殖場】

跟著夏禾的腳步,我們朝山的深處前進。樹幹、枝條、繩索,獵場中的陷阱構造簡單,但足以致命。原住民獵人對動植物的學術知識或許並不完善,但走入獵場,豐富的經驗和對獵物習性的掌握卻讓他們有所收穫,有別於書本中的內容,從大自然中學到的知識更能活用,也更加寶貴。畢竟,這可關係著一家人每餐的溫飽,是生活的必備技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住民不再仰賴單一的食材來源,簡單的養殖畜牧也成為選項。特別的是,夏禾所經營的雞舍建立在科學與自然的法則上,無論是雞舍的設計、善待雞媽媽的換位思考、特殊菌種的培養,甚至是翻土都存在著小細節,讓學術知識運用在生產技術的同時,堅持與自然共存的理念。其中對於人事時地物的用心,哪是簡單有機農法四字就可以帶過的呢!

回顧尖石走讀,很幸運的,我覺得我又學到了一課。

而這是任何書本聽講,都無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