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科教館與大稻埕

北醫醫工二 江宏祥

· 2022走讀課程 科教館與大稻埕

 

十月八號早上,老師與我們約九點在士林的科教館集合。雖然前幾天我已經用google map查詢得知搭公車去的路程約是一小時,並且當天也再提早半小時出門,結果因為中間換車的等車時間與公車每站都停,使我最後仍然遲到了五分鐘,讓我十分意外也有點不好意思。

科教館四樓常設展的主題是找家,進入之後老師沒有直接上課,而是先讓我們慢慢觀展,一路走到終點的休息區後再由老師帶我們導覽一遍。在門口,我們聽到了許多來自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聲。不過定睛一看,發出這些聲響的竟然是一些馬達與機械零件。這是藝術家蕭聖健的作品「夏夜」,他試圖利用工業發展中被逐漸廢棄遺忘的物件和機械零件,重現幼時記憶中的熟悉的大自然聲音。

第二展區是藍星俱樂部,裡面展示出了各式動植物的標本或模型,也包括了各種現已滅絕的物種,如:腎蕨、銀柏、蝴蝶、天牛、星龜、土撥鼠、孟加拉虎、各式達文西雀、蛇類、山羌等等,包羅萬象的物種與對應詳細的介紹使我們能更加體認到他們各自的習性與所生活的家園環境是什麼樣子。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各式昆蟲的口器以及蛇類不同的運動形式。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生物,他們不只外型千變萬化,吃的食物種類也千奇百怪。依照不同的食性和進食方式,昆蟲的口器可以分為咀嚼式、咀吮式、虹吸式、刺吸式、吸吮式。每種口器外觀都透露了一些昆蟲的生活習性,也成為科學家在判斷與認識未知物種的重要線索。

第三區域以描述原住民種植作物的智慧為主,在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看待食物的觀點蘊藏許多生態智慧。當人類開始大量種植單一作物,看似使糧食的生產更有效率,卻可能排擠在地的植物,減少棲地的多樣性,進而影響各式物種的生存;畜牧面積的擴大與漁業技術的發展,使得蛋白質的取得更為容易,卻導致森林的面積減少與海洋資源的枯竭。展區內展出了一些小米媽媽復育成功的小米品種,以及傻瓜農夫注重生態循環與保育的理念。雖然我們身處都市,食物獲取並不困難,我們往往也忘記了飲水思源。反思我們看待食物的價值觀,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建立更加永續的糧食系統,才可能為生物多樣性的急速消逝帶來改變。

最後一個區域則展示出現代的人們已經開始省思,並為環境的維持與保育開始做出貢獻。訂定了野生動物保育法和建立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使用桂竹替軟絲建起人工產房、紀錄並回報路倒的石虎,處處都可以看見人們為自己的家園所做的努力。位於展區最後的一幅都市與山林融合的畫作,也替這個展覽下了最好的註解:大自然是動物的家,也是人類的家,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也別忘了好好保護我們的「家」。

下午的課程我們在捷運大橋頭站集合,由慈聖宮的老師帶著我們一邊從捷運站走向老街,一邊講解大稻埕的古往今來。在1860年淡水開港,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鉅額的財富與繁榮,算是台北地區最早開始發展的區域。 

捷運站外面就是車水馬龍的台北大橋,因為是連接大稻埕與新北三重的橋梁,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也因此被多次整修,反映出了時代的變遷

。清領時期的木橋,在日治時期因颱風斷裂而改建成適合車輛通行的鐵橋,又因鏽蝕問題在民國五十八年重建成如今的水泥橋。台北橋乘載了無數人車的重量,也聯繫了兩地人民的工作與家庭,如今有著機車瀑布景觀的台北橋也曾被國外媒體報導。

接著我們走進老街的住宅區兼商店街,為了維持建築風格的一致性,鄰近老街街道的房子仍維持清朝或日治時期的建築,較靠後的住宅區才轉變為水泥建築,對比之下時代感更為清晰。老師在這裡講了許多故事,早期居民的後代回來大稻埕重新發展、祖傳的糕餅鋪、打石的補習班等等,讓我們更加了解先民的生活情形。一路走著,最後走出了老街,來到導演的豆花店,由老師請客,在豆花店裡結束了這次的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