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尋家

張道為_文

· 2021關鍵字報告

-出走-

學期的第一堂課,早上八點來到北醫杏春樓的一間小教室,聽林益仁老師說明這個尋家的走動式工作坊。這堂課名為「環境生態與永續發展」,何以與「尋家」扯上關係?原來在希臘文中,生態學(ecology)的字根eco-,其原文就是「家」的意思。而尋家的主題為何深刻,我也在走讀的過程中一一體會,在心中勾勒出自己對家的認識。 

小教室內擠著有修這堂課的北醫同學,我與認識的朋友一起在同一組,雖然得知會與北藝大與政大的同學併組,心中惴惴不安,但仍然期待跟這堂課出走,在與生命的對話中尋找一份意義。

broken image

 (人類學家Tim Ingold:生命本身是一段長途的走動walking,也是冗長的對話。我們走動的路程,正是我們生活的經歷。⋯走動是一種深刻的社會活動,在時序、節奏與曲折的變化中,腳與聲音一般,對它者的出現與活動做出反應。我們所維持的社會關係,不僅在原來的位置中構造,也在行走於地之間進行。」)

-海之藏-

來到基隆八斗子,聽助教們說這是五組裡面遇到最好的天氣了。最熱的日正當中,我們在巷弄街道和教會裡面,用鏡頭紀錄居民生活的每個角落,再用拼貼畫傳達自己對家園的想像;太陽斜射的下午,我們來到潮間帶,踩著草鞋感受腳底的沁涼,觀察梅氏長海膽、海兔和槍蝦在各自喜歡的一角,也構成一片祥和家園的風景。 

潮汐的漲落和歷史的更迭莫名有種相似感。許多網美朝聖的阿根那造船廠、停車場中的考古遺址諸聖教會,就好像學生們觀察到潮間帶的生痕化石,是生命曾經在此努力活著的證明,是生活平凡而偉大的見證。 

回頭再去思考我才發現,原來那個時候的我透過走讀就已經明白,當我們不再以自己為為唯一的中心(ego-),而是以一種去中心化的網絡(eco-),把所有的存在都視為主體,才有可能認識這個家園。 

broken image

(黃昏的八斗子潮間帶,有許多生靈與我們共同棲息在此。)

-山之行-

因為疫情我們無法實際去到尖石,田埔和煤源部落的風景只能在螢幕上望梅止渴。所幸我們生在的時代,有便捷的手機錄影、也有通達的網路雲端,讓小米媽媽和傻瓜農夫的細心耕耘,也能夠成為同學們的養分。在他們的故事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建立、與重新建立起的每一道連結。 

在Pagung老師的小米田裡,許多種小米有他們不同的特性和用途,當們的泰雅名字再次從耆老口中說出來,並吸引了更多人來認識學習,小米文化、與當代社會、與人的連結,也被建立了起來。而在夏禾老師的自然農場,一個小小的生態圈在養雞、培養微生物、種植蔬菜的過程被建立:雞隻在通風、自然的雞舍裡生活,吃下有微生物夾雜其中的飼料,而產生的排泄物便拿去當作蔬菜的養分,土壤裡的微生物又回到雞隻上。 

而最後的兩堂線上演講,也幫助了我釐清在基隆和在尖石所感知到的、對家的理解。在這些被重新建立起來的連結、還有其交織而成的網絡中,我看到了古老泰雅族人在尖石這片山林中建立的互依關係,以及這互依關係所導向的成果:一片美麗的家園。 

broken image

(在尖石的小米田看見的每一道連結,都是著這片家園裡的互依。)

-尋家-

雖然有互依還不一定有家園,但沒有互依就一定沒有家園;所有的存在都被視為主體,彼此幫助彼此成長,互依,才成找到屬於自己的家園。而我尋家的旅程並不在此結束,而是開始:要在未來繼續走動,對它者的出現與活動不斷活躍的反應,思索屬於自己「家」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