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重返老家-深度探索.重新認識 

臺北醫學大學 醫技一 陳瀅茹

 

本次是全球環境課的第六次走讀課程,是由林益仁老師帶領我們走訪他的家園-基隆正濱。我們實地走訪了正濱教會、日治時期的漁會大樓、正濱漁港、和平島和西班牙教堂遺址等地。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三大地點分別是正濱教會、舊漁會大樓與其附近之漁港和最近考古出的西班牙教堂遺址。

在我們的集合地-正濱教會的部分,一開始是由老師像我們介紹他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並說明教會的發展歷史。首先,我們先看見一個不大的空間。一開始,我以為這小小的空間是住宿者的共同空間,類似小客廳的概念,但隨後老師便說這是教會提供給他們一家七口的居住空間。這看似小小的環境在當時的裝潢與家具擺設後也是應有盡有,像是廚房.客廳.衛浴空間.大人與小孩們的床鋪,甚至還有一個小書房。在當時,這樣一個坪數不大的家可說是基隆人的日常,就好比是現今大台北地區的房屋。另外,老師也說他能住在教會裡可說是蠻幸福的,因為他可以在這三到四樓的空間裡玩耍,甚至教會裡還有在當時算是奢華的桌球桌,其他小朋友在家中不見得可以有這樣的環境,也因此放學後時常會有一大堆小朋友跟著老師回到老師的家(教會)一起寫作業.玩耍.玩躲貓貓等。至於在教會的建築與歷史上,最初的樣貌也不是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個模樣,甚至現在所看見的街景在當時都還是山坡地。這些都是在那時開挖山坡地並於上方蓋建築所產生的結果,也因為周遭居民看見教會的擴大工程而開始大量開伐樹木、想擴建自己的家,導致水土流失並於一場大雨後引發土石流。當時土石流之路也就是我們現在看見的上山階梯。雖然這一切在現今的我們看來可能是破壞生態,也確實是如此,但我認為這也不完全是當時的人的錯,或許在那時政府也沒有多做管制且民眾可能也普遍沒有生態維護、永續發展的概念。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因為當時的這些決定也才能讓我們聽見這些故事。

結束教會的介紹後,我們走到位於對面的日治時期之漁會大樓,這裡是當時政府管理基隆正濱漁業相關業務的辦公地點。在日治時期,政府開始管制許多民生用品與產業,因此漁業也不例外,而有漁民證、漁船證與漁獲管理等措施,這可能也是政府想從中獲利.抽成的結果。此棟建築的外觀隱藏了一些小巧思,它的正門看起來就是一隻張開嘴的魚.旁邊有著魚鰭,這些若是沒有仔細觀察與發揮一些想像力,可能就會被忽略掉,此棟建築也是最近政府耗費上億元重建的日式建築。除了這棟建築之外,我們也走到附近的漁港邊,看見因為天候不佳而決定在漁港邊進行補漁網作業的漁民。看見他們之時,我對於他們真是十分欽佩,因為他們從事看天吃飯的職業且為了生計一天都不能休息,未出海的日子就必須趕緊修復漁船.漁網,也必須長期風吹日曬或在冬季寒冷的氣候中工作,可說是十分辛苦。這個漁港的歷史發展中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像是以前漁工們離鄉幾個月.賺了錢回來,如果是單身男子,一下船就會趕緊去盥洗並前往北投參加一些特別的活動、漁港旁的雜貨店(專門為出海漁船提供糧食.補貨)因為是採取可先賒帳待漁工們賺錢回來後再付款的制度,而時常遇到總是一賺錢後就花光的人,導致呆帳的情形發生。

最後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點是現在還在進行考古作業的西班牙遺址。我會覺得很特別是因為這個地點是由於古地圖.荷蘭人當時所繪製的地圖中有紀錄,使得考古學家認為此地有遺跡存在的可能,就開始投入到這項工程中。我認為這些專業人士厲害的點就在於他們能透過觀察建築的工法.埋葬的方式和其安息的姿態來判斷是哪一時期,而且也透過科學的力量去分析土壤中的物質去推測當時所吃的食物,這些對於我們外行人來說,我們可能只看得出這就是一個建築,但無法判斷有何差別。

這次的走讀對我來說是寓意頗深,我從中明白自己對於周遭生活.環境是多麼的不了解,也不知道該如何向自己外地的朋友介紹我於此生長了18年的家-板橋這片鄉土。我好像從沒有去思考過這塊土地原先是什麼模樣、有什麼樣的人文歷史,只知道少許古歷史或更靠近現今的發展史,像是板橋林家.板橋國小的歷史.舊板橋車站等,甚至已經將現在交通便利.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視為稀鬆平常,但其實早期這一大片土地也還是農田.依靠水運將稻米輸出,也是直到清領時期仕紳們的建設.開發與現今現代化的交通建設.市政規劃才開始興盛起來。上完這六次走讀課程,頓時,使我有種羞愧感,竟然連自己的家園都不認識,況且自己還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除了這點反思之外,我也發現其實有些時候自已並不是對於周遭事物沒興趣,而是自己沒有撥出時間駐足在那些地方去靜靜地觀察.認識.欣賞.思考,這個時候「走讀」就是我們可以偶爾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節奏.腳步去「停、看、聽」,重新認識與探索我們的家的一種方式。最後,希望我能與老師一樣,在自己的老家四處走訪,將所聞所見記錄下來,待到有天,換我來當大家的嚮導,分享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