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走進大稻埕歷史;人與自然的關係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一 陳楨安

第一天的走讀課程在大稻埕以及士林科教館,雖然這兩個地點我都不曾去過,但卻不陌生。大稻埕是以前歷史課本上的常客,只要講台灣歷史就一定會提到大稻埕這個曾經繁榮過的城鎮。這次走讀課程的路線安排不僅可以透過親自走訪大稻埕來了解歷史,還可以到科教館吸收科學與環境的養分,想必會是收穫滿滿的一天。

早上我們在捷運大橋頭站集合,講師稍微講述了這附近的環境和歷史,就帶著我們實地走訪大稻埕。我們看了傳統的街屋、很多大稻埕的糕餅店、第一間補習班洪儒堂、永樂國小、太平國小、慈聖宮、長老教會和老宅。這其中對於街屋的介紹使我非常印象深刻。今天走讀之前,已經逛過許多老街的我對這種街屋的外貌十分熟悉,所以看到街屋時並不感到十分稀奇。但講師跟我們介紹過後,我才知道原來街屋小小的門面後面可能隱藏著長達100公尺的大空間,並且廚房、臥室、客廳等等必備的空間一應俱全,這讓我對街屋的印象大大改觀。另外,在介紹大稻埕的歷史時,講師也不經意提到一些從大稻埕發跡的商店,像是義美食品、光泉、聯華食品,甚至新光、國泰保險也都是。大稻埕真的孕育了現代很多大公司,對台灣的商業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早上結束後,下午我們到士林科教館參觀生物多樣性特展。展覽裡一開始有很多仿生藝術品,使用人造物發出大自然的聲響。後來我們看了許多動植物的介紹、環境污染的展覽、以及小米、友善耕作的介紹,最後在一張很特別的圖前作結。這個展覽激起了我許多的想法,像是關於環境、關於人與大自然的相處等等,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仿生藝術品。這位藝術家居然能利用馬達、木頭、傳統作食物的器具打造出蟬聲、蛙鳴,實在是非常有創意也發人深省。

早上的大稻埕導覽,讓我親自走進台灣歷史,不再是什麼都不了解,只會走馬看花、拍拍照片、吃東西的觀光客,而是知道自己腳下所踩著的土地、眼前的建築曾經的樣貌與用途,以及他們背後所經歷的歷史故事。下午的展覽,則讓我陷入沈思。「人類是自然的一部份,那人造物算不算自然?」林益仁老師在導覽剛開始向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人們總是太驕傲,認為自己是大自然最聰明、最頂端的生物,但忘記了自己仰賴的一切都來自於這個地球。我們忘記了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份,反而利用自然,沒有盡頭的供給我們一切所需。正是如此才造成了這麼多污染、資源耗竭。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因而推從永續發展、從事友善耕作,或是發揚自己的歷史,喚醒遺忘過去的人們。現在的人們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與心態,正是全球環境的危機與從事永續發展,將人類這個物種歸類到自然之中,不再將大自然視為滿足自己的來源,才能夠挽救現在的情況。

broken image

今天的走讀課程帶我到了我平常不會特別注意的地點,沒想到意外獲得這麼多收穫。這次走讀不只是了解歷史、看看展覽,而是透過走讀激發自己的想法,反思歷史,反思人們與環境的互動關係。雖然走了一整天、聽了一整天的導覽,體力快要消耗殆盡,但我覺得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