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方舟 線上啟航

北醫 賴彥臻

· 2021山之行紀錄

人們切開山巒 剪下了雲彩

削成了萬支槳 縫製風帆

尋找 吶喊 未知的未來

—五月天《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Sbalay 

聽到這個字的解釋時,心裡冒出了許多想法,第一個是「的確是這樣呢」,了解真相、取得共識,才能真正的和解,而不是只是作作樣子大家握手拍個照,這點讓我想起了之前有一屆共生音樂節的主題「代誌無解決,正義無可能」,或是轉型正義的根本基礎在於還原歷史真相,和sbalay的概念十分相近。而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尋求正義、尋求和解可能時所需的不只是單方面的「我覺得應該要這樣」,而是要雙方坐下來談,進行有意義、仔細的溝通,還要有公正第三方協調、多方見證,這是一個很花時間的過程,但複雜的問題本來就不存在簡單的答案,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性太慢,其實這個慢反而是一種智慧,值得我們借鏡、更深入去思考。 

而這也讓我再次意識到語言及其所乘載的文化,目前的華語並沒有單一字詞可以直接對應sbalay這個字,這就體現了泰雅族和漢族(不知道怎麼描述但暫且這樣寫)的文化差異,又比如在小米倉庫中,老師介紹給我們的十多種小米的名字,背後是泰雅的日常生活、飲食文化、儀式等文化,這就是為什麼保存語言與文化兩者缺一不可的原因吧。 

 

環境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 

說到獵人,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或許會覺得這個字帶著一點野蠻氣息,但仔細想想我們平常吃的肉、菜、米飯、蛋奶,何者不是取自於其他生命?我們無法靠著無機物過活,不只是人類,所有的動物都需要吃掉其他生命來活命,我也不會說這很殘忍,而是這就是這顆星球上的法則吧,萬物也可以在這樣的規則之下維持平衡。而獵人其實跟農夫一樣,都是非常了解人類跟環境、跟其他生命的關係的人,藉由他們的經驗,我們可以更認識自己所踩的土地和生活其上的眾多生命。

老師也帶我們認識mgaga,我覺得這有點像電車難題,在大量族人傷亡跟一個倒楣的無辜漢人之間,他們選了整體傷害最低的(雖然那個人真的很倒楣)。因為人性,衝突難以避免,但人們想辦法去盡量解決,並且把這視為是一件神聖的事情,也是一種智慧。 

最後是關於農夫。農夫連接了環境與人,而足夠的糧食讓人們得以定居、發展出各種職業,生產出各式儀式所需的酒、肉、米、菜,這樣的農夫也連接了人與人,並傳承了有關食物、有關文化、有關環境的一切。在歷經現代社會模式的衝擊之後,還是有人回到家鄉、回到部落去找回這些記憶,重新種回小米、種回文化,養回自然、養回家園。也讓我們再次思考家園,思考我們與人、與土地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去正視自己生活型態需要改變、可以改變的部分。現代科技帶來了便利及某種程度來說的舒適,但也讓我們遠離了土地,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傷害了土地而不自覺。承認這件事或許是痛苦的,但好在我們還有機會改變,也有人努力的做出改變、試圖喚起大家的注意,即使是線上課程,能看到這些、思考這些,也是一大收穫。

我們會航向怎樣的未來?

從基隆海邊到線上尖石,我們持續學習、觀察、思考。

期待真正搭上小米方舟、真正體驗山之行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