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踩小米泡裸湯的幸福

謝宗運_文

這次第一站先到錦屏大橋,觸目所及的是數座代表著泰雅故事的石雕像和石板雕刻畫作,同學們分別記錄著最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圖,也試著找出和泰雅飲食有關的歷史軌跡,但仍有許多不解之處,到後來經過林益仁老師的「解謎」,才明白泰雅人最早有著勇士射日的故事,最早天上的兩個太陽讓大地太熱,勇士們帶男嬰出去射日,耳中放著小米,沿途種下小米做為回途的糧食,當勇士老去,男嬰長大繼承這個使命,才完成此任務,象徵泰雅族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還有靈鳥希利克(繡眼畫眉)為族人警示吉凶,帶著狗出去獵食,因貪心對野豬失信多補食其肉等故事,都是先人告誡後人要重視每個生靈,不可妄為貪心。捕食回來後的共食、共飲文化,以及為了化解衝突糾紛去獵人頭作法,到獵回來後對於此犧牲者的尊重和共食儀式,無論我們接受與否,也感受到他們這些行為都和他們死後是否能通過彩虹橋的審判,回到祖靈的家習習相關。

broken image

之後前往「魯壁的家」先從對面俯瞰這次田埔部落所在地,再到「和解廣場」聽老師述說這個大約在1890-1910年間,兩個泰雅部落的誤殺事件引發後續的紛爭後續終於走向和解之路,避免高台水庫建築等事蹟...。隨後,我們來到田埔部落,芭翁老師小米的家,不免俗的進入原鄉部落,要自己動手才有得吃,芭翁老師先要我們把芋頭輾壓融入白飯當中,再配上信實學長在上一梯親手自製小米醃生豬肉,再品嚐山羌肉、當地種植的南瓜、桂竹筍等,讓我們實在感受泰雅食材。

broken image

午後課程,我們從長老述說「黑柿蕃茄」開始認識起田埔農業的在地發展,原來台北市的第一果菜市場中每兩顆就有一顆番茄是從這邊出去的。讓我們看到部落受到現在平地主流經濟作物的影響,這些年來大量種植番茄,而過去仰賴盤商的做法也未能好好改善其經濟狀況,後來他們自組「合作社」,採購機器設備,進行分級包裝、品質管理,集體採購紙箱以降低成本,集體合作運輸銷送,節省重複的人力浪費,種種作法雖改善了經濟狀況,但也引來平地農會的關注,甚至是部分勢力的「關心」,使其開始面對這些伴隨而來的壓力。

broken image

在聽完這個歷史發展後,我們跟著芭翁老師走一趟環境,認識在地植物,從川七、山肉桂、杜虹花、雀豆、野柿子...等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芭翁老師說,這裡的老鼠她敢吃,因為她知道這裡的老鼠是吃什麼食物長大的,不會有毒;我們也摘採了山肉桂的果實回去煮水喝,那份滋味我格外喜歡,因為是自己親手摘下的,喝下這份滋味,彷彿有融入在地的味道。再後來聆聽芭翁老師講述兒時敲打椴木香菇嚇醒它以讓它長大的事,饒富趣味,再看到他們以幾千元自製的烘烤香菇機,又再一次顯示了原住民好用的東西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才有的本事。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第二天老師帶我們坐在田埔教會,講述七十年來這塊土地的歷史,也讓我了解了泰雅文化在過去以Gaya和Utux為價值的核心又何以能接受外來的基督教的進入,過去這裡曾是大家商議事情的場所,而如今這裡的長老也都是這個教會的重要幹部,而眼尖的我們也觀察到,隔壁有一間看起來不像是原住民住家的一片集合居住區,在詢問了長老之後得知,原來是1995年當時中共對台試射飛彈的教會避難所,又是一個歷史事件的見證痕跡。

broken image

接著,我們來到一個安靜的草地,進行一份沈澱與反思,從「非人」思維對人類說話,我們可以是變化莫測的風雲,可以是孕育養分的土壤,又或者是一顆種子、一株果樹、甚至是肉眼難見的微生物...,除了和人類交互作用,也和這個大自然的萬象同生共存,除了相互尊重,更需要相知相惜。

broken image

下午的重頭戲來到我非常期待的認識小米,從芭翁老師述說2014年如何被林老師帶去參加國際民族生物學活動交流中,大吃一驚於國外原住民對他們原生植物的「保種」都如此積極而投入,甚至從房屋的顏色可以知道不同的品種是哪一家種的,對此自己感到慚愧,回國後才花費數年時間,遍訪所有的長輩、在地耆老,從找回語言、找回品種,進而找回儀式、找回大家的團結和笑聲。

broken image

我問她:「你那麼努力投入,但你的孩子不種嗎?」言談間,她表達出一些無奈,畢竟農忙很辛苦,而第二代如今都已在新竹市區生活,直至今日有了第三代,他們也不一定會一直長期定居在山上,但我相信現在的努力不會白費,從她細細的告訴我們每個品種間細小的差別,區分出近三十種,她做色卡紀錄著這份經驗知識,未來她還計劃要推廣這個保種教育,我知道她有著明確的目標,執行著這份使命。最後,她帶領我們感受最道地的腳底按摩——以腳把小米穗踩下,再用篩子和大托盤甩動小米粒,區分出雜質。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這兩天深度的體驗,從植物變為食物的過程,我們不止要吃得在地化、符合時令,更吃出他們背後的經濟發展軌跡,吃出植物們的心聲,吃出大家的歡笑與感動。在此之前,我不曾以這樣多元化的視角換位思考過,一穀倉小米的啟發,打開我們的感知,體察這份從古至今在大地、自然、萬靈間流動的生機,串起了代代生命的延續,而部分的它卻曾無力反抗而無聲無息的消失過,也帶走了文化儀式和人際間的互動。讓我想起前一晚的溫泉又帶來什麼啟發?看似原始還帶有些許不夠舒適的環境,大家可以輕鬆的代價交融於其中,沒有過多的矯飾讓這份溫暖變得高不可攀,資源是夠我們同時共享的,自然給予我們這份恩情,我們更應好好珍惜守護。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