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原住民文化保存-小米復育與歷史故事 

臺北醫學大學 醫技一 陳瀅茹

 

這是我們走讀課程的第四次,也是在新竹尖石的第二天。今天一整天的行程就是跟著芭翁(小米媽媽)深入了解泰雅族的歷史與文化。我們在這天走訪了日治時期部落間的古戰場、田埔部落和小米媽媽復育小米之地等,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橋上牆面所繪製的原住民文化與歷史、古戰場的故事,以及於行程最後的小米復育之旅。

首先,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首站,也是我們當日的第一個行程-橋上的原住民文化。這座橋與一般的橋不太一樣,雖然它們的用途都是連結兩岸、達到交通運輸的作用,但這座牆上有繪製出屬於泰雅族的歷史,甚至這也是與漢人.日本人相關的歷史。橋上眾多圖畫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刻有人頭且將之放置在檯子上的圖。一開始看見這個作品,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要將人頭放在檯子上,想說難道這屍首是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象徵嗎?可是後來想想又覺得不對,因為若是權貴或對於部落不可或缺的人,應該會是將他好好地安葬,應該不會只留下一顆人頭。而後,我又開始思考這會不會是一個祭品,但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其真正的寓意。隨後,聽完老師的解說才知道這是原住民的一種傳統儀式-出草,我之前有在歷史課中聽過,但我一直以為出草只是指獵人頭的行動並不知道後續的發展與隱含的寓意。原來所謂的「出草」是可以用為祈福的儀式或是使有糾紛的兩方達成和解的一種方式,因為原住民族相信大自然和上天的力量,也將獵人頭視為獲得力量的象徵。並且,他們認為被獵人頭之人也是提供力量,使他們獲得祝福、勝利的一員,是十分重要的關鍵人物。因此,他們會將人頭擺在桌子上,舉行類似祭祀的儀式並向他敬酒,感謝他所給予的力量與貢獻。聽完整個講解後,讓我蠻感動的部分在於原住民族對於他的尊重、尊敬,因為早期被獵之人可能都是漢人.客家人且當時漢人與客家人可能出於想獲取更多土地的需求而侵犯原住民的家園,但即使他們所出草的對象是這些曾經侵害過他們或其祖先的種族,他們還是在結束後給予十足的尊重與感謝,也不會在祭祀結束後就輕易地丟棄或埋葬,而是好好地保存下來、放置在專屬的展示櫃上,我也認為這是他們很獨特、特有的文化之一。

關於走訪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的古戰場和其歷史故事的部分,聽完故事後,我覺得當時的日本人算是很會煽動雙方、引發戰爭,使自己不需要耗費太多的力氣就可達成他們所要的目的。這個故事大致上是講述有兩個原住民部落因為對於一件事情的誤解而展開了衝突,日本政府得知這件事後,便在一旁搧風點火,甚至還提供武器給雙方,使兩個部落彼此打了起來,也造成死傷慘重。而後,因為雙方部落的人意識到這麼做好像是不對的,也將彼此間的誤會解開,才使這件事落幕。隨後,也有在那裡設立一座涼亭,以此記錄下他們之間所發生的故事,至今,那座涼亭也還保存在那。

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小米媽媽復育小米的故事。在上山的路程,我們是乘坐由芭翁駕駛的小貨車,不得不說,芭翁的駕駛技術實在是十分精湛且技術純熟,過程中完全都沒有不適感,也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坐在小貨車的貨斗,我們大家不免難掩興奮、刺激的心情。來到芭翁的農田後,她先帶著我們四處逛逛、介紹她所種植的這些農作物,也教我們如何去辨別同一名稱但不同品種的植物,對於不太會辨別植物的我,也是一門知識滿滿又有趣的課程。介紹完後,我們便進入到建築物內部,那裡面的牆面上放滿了許多瓶瓶罐罐,那些罐子裡是存放了各式各樣、不同品種的小米,光是牆面上的小米應該就有五、六十種。其實,小米媽媽會開啟這條復育之路是從參與舉辦在不丹的農夫大會開始的,她看見非洲農夫們所展示出的作物,便開始思考自己能為故鄉做些什麼而開始,之後也與農業試驗所配合,經過百般的努力和部落族人.耆老們的協助而慢慢壯大規模,達成現今的成就。

整天的認識與了解下來,我認為原住民文化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認識且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須將其保留下來。另外,在過去的年代裡有太多被當時政權所美化的敘述或教科書式的宣傳,使他們過度美化自己所做的事與曲解部分事實,像是吳鳳的故事就是一個實質存在的例子,這些也使我們或後代子孫誤解了整個歷史,因此我認為可以透過近幾年對於此議題的關注度提升來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族的歷史,同時也進行轉型正義。除此之外,在這次的走讀中,我對於小米媽媽願意為了自己的故鄉挺身而出、促進小米復育的行為發自內心的感動,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心中支持,卻少有人願意付諸行動,但芭翁願意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投入到其中,也讓這一切有一個傳承,讓這一切不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一個完美結果。最後,也謝謝老師在北醫開設這一門課和這二十年來的實地探訪,也謝謝參與到小米方舟計畫的所有成員,因為有了這些,才可以讓今日的我們看見這些、體驗到這些活動,也額外珍惜我們現有的一切資源,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見你們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