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8:03
D-1 士林科教館&大稻埕
課程的第一站是士林科教館的生物多樣性常設展。
在我記憶中我國小的時候就來過這裡了,小時候看見的世界僅是「哇~有好多動物昆蟲,還有一堆葉子」,從來沒有用心去體會這個展覽,也沒有將前後串連起來過。
原來從入口的昆蟲叫聲就是展覽的開始了。回想起老師在入口問我們的「有沒有聽到人的聲音?」我腦袋中就想著老師所說的應該是一旁嬉鬧的小孩,出乎意料的,老師說的「人」是指我們聽到的「昆蟲叫聲」,這些聲音是人類使用廢棄的物件與機械去製造出來的聲音。老師在這又提出了「自然的對立是否就是人工?」如果是平時的我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說沒錯,但在這裡這些聲音是使用來自大自然的物件經由人類加工而成的。原來世界上的事物是沒辦法用自然或人工的二分法去劃分的。
這個展覽的一開始就顛覆了我的思想。進去後更是讓我了解「大小」並不是一定的,展示窗裡有比手掌大的昆蟲,也有比手掌還小的猴子,「猴子比昆蟲大嗎?」如果今天沒有在這裡看見這個展示窗,我一定又會自以為的認為答案毫無疑問的是「當然」。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標本,如果只是走馬看花,根本不會知道為什麼設展人要將這些動物及植物放在同一個展示窗內。仔細的看了旁邊的文字才理解每個區域都代表不同的「多樣性」,速度、大小、食性⋯⋯。每個標本都栩栩如生,幸好有這些標本,讓我看見現代社會不易碰到的動植物,甚至是那些已經滅絕的物種。
另外,因為在高中實驗課曾經製作過青蛙骨骼標本,知道標本的製作不易。觀看展覽看到蟒蛇的骨骼標本真的令我嘆為觀止,無法想像製作過程的艱辛與時間。
最後是那幅人類與自然共存的畫。「人類本是自然的一部分」老師將我們聚集在這幅作品前說著。相框內的昆蟲像是現況,人多的地方物種便稀少;框外的世界卻是人與生物共存,像是理想一般。但我們好像都忘記了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對於自然、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與定義太過狹隘,我們對於生態的定義好像被侷限在那個相框內。
「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在經過老師的講解後我對於這個展覽的認知與印象昇華,不再只是小時候看到表面的動物昆蟲世界。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單一事物,而是老師在整個展覽中不斷跟我們強調的「人與自然」。展覽的名字叫做「找家」,不僅僅是我們人類,世上的生物都在找尋屬於自己的家。自然的定義是什麼?生物與人該如何共存?仍然值得我們思考。
下午我們去了大稻埕。
國小的時候因為學校有歌仔戲班,我與朋友時常相約去大稻埕戲苑欣賞歌仔戲表演。我還記得小時候迫不及待觀看演出的興奮,以及看完演出在戲苑前購買的麥芽糖的小確幸。
不過這次來到這裡,要看的大稻埕是另外一面——大稻埕與淡水河的關係。我們從大橋頭站開始徒步行動,沿著淡水河旁的道路一直走。其實歷史對於我真的不是一門有趣的科目,在走過大稻埕時,老師同時說著這裡曾經發生的事情、帶我們去看從以前留到現在的建築、街道。大稻埕對於我不再是歷史課本中的一張圖片,而是我親自走讀、感受這片土地。雖然這裡與過去必然有差異,街道的革新改變了這裡一部分原有的樣貌,卻仍然有些被保留下來的建築讓我們的親眼看到現在與過去的不同。謝謝這些被保留的街道景觀,讓我們能夠離過去更進一步。
行程從早上一直走到下午,下肢充斥著疼痛難耐與痠痛無力,導致我無法專心在聽故事上,於是我將注意力放在眼睛所看見的風景上,觀察建築物的獨特、欣賞紅磚洋樓與巴洛克建築的美。
在下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走著走著,老師突然說到:「我們這一整天好像都沒有看見河流或是溪」這時候才意識到似乎真的是這樣,但即便如此,最有趣的是雖然沒看到,但看到的東西都與河流息息相關。
最後的最後,老師帶我們去品嚐「導演的豆花」,用甜蜜的滋味緩解一天的疲憊,結束了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