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泰雅人與農業的關係

· 2022線上課程【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農業篇】

農業是一個族群發展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產業,在這次的演講中聽到維繫泰雅族族人重要的糧食小米,逐漸轉往商業化的農作物,像是香菇、桂竹和水蜜桃,以上四樣農作物的發展故事。

對於泰雅族而言,小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物,似乎可以透過文化、歷史串起一整個族群,同時也透過經年累月的經驗將播種小米到收成、曝曬及儲存變成一系列無法被取代的流程,就像古代農民看節氣種菜一樣,小米需要在山櫻花開時播種,但是要在花開到何種程度時播種就必須靠先人留下來的經驗,自己的摸索也很重要。

在泰雅族人的田地中,種小米跟竹林地是可以互換的,但是在政府的規劃中,一塊土地就只能有一種用途,在彼此認知不同的情況下,泰雅人就有犯法的可能性存在,此外,他們在種小米之前會先焚燒土地,將原本長在土地上的雜草變成肥料,有些東南亞農民也會也相同作法,目的是不讓同一塊土地一直被利用,以至於失去原本肥沃土壤,失去作用的土地需要好幾年才能恢復,可是政府派來的巡邏員卻認為他們是在破壞環境,甚是造成空氣污染,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焚燒土地也需要一定的經驗,才不會造成火災,波及其他地方,族人只會利用需要的範圍,並沒有濫墾濫伐。在外人眼中,他們確實可能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元兇,但是並不是一直透過輿論壓力施壓,讓他們的傳統習俗被迫消失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而是應該瞭解背後的故事,藉由協商並尊重對方最後的選擇,畢竟對他們而言我們可能是外來者。 

之前有修一堂通識課,課程的一部分是到泰雅族部落參訪,和當地族人聊天時知道原本部落是有在種植琵琶的,但是後來因為種植技術門檻高,提供培訓的人員只有幫助一年之後就停止,造成最後沒落,演講中種植水蜜桃似乎也遇到相同的情形,一開始很多人投入,大量的人力、時間及金錢投入,最後收穫卻不如預期,聽到他們將水蜜桃送到新竹縣政府,在交到客人的手中,來會路程加起來需要花六小時,有時候還要半夜戴著頭燈在果園裡採摘成熟水蜜桃,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卻因為品質比不上隔壁部落,漸漸沒落,還好最後成功轉型,將品質沒有那麼好的果實做成果醬、加入啤酒,也利用其他部落的捐獻把愛傳出去,讓疫情之下辛苦的醫護人員獲得些許溫暖。原住民在社會上一直處於弱勢地位,也經常被當作咎責的對象,但是其實他們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只是傳統跟我們不一樣而已。 

人們往往會對文化、生活環境等等不同的人表達一定的排斥,從日治時代日本人對於原住民的態度,再到政府處理原住民議題時就可以略知一二,但是也可以選擇接納,理解與我們不同的族群,說不定就可以像鎮西堡的水蜜桃一樣擦出不同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