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主題中,老師帶領同學們就泰雅族的文化與歷史衝突進行討論。
在第一堂課中,老師提到了關於馬告國家公園及其相關的爭議。馬告,在最一開始的涵義中,其實代表著山胡椒,學名叫做Litsea cubeba,然而,隨著政治及相關的爭議,當人們提到馬告時,往往不再把它視為單純的香料,而多了各種不同的意義。在這整個事件的脈絡中,不僅與原住民有關係,也與政治、保育團體甚至是有不同想法的原住民有關係,在這樣的事情中,馬告不僅僅是馬告,變成了各個不同理念表達的工具,也充滿了政治的角力。說實話,我對於這部分頗為驚訝。因為在了解這件事之前,我往往覺得環境保育是屬於民間的部分,政府應當比較少介入其中,卻不曾想,其實不然,各種不同的勢力會參與其中,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第二堂課中,老師提到了司馬庫斯的櫸木事件。因為颱風而倒塌的樹木,被原住民視為上天的賜予,卻被林務局視為國家的財產,甚至最後導致了幾位原住民被判刑。而從這件中,老師講述了關於「傳統領域」的相關概念,也講述了與林班地的爭議。我認為這展顯了原住民與漢人政府的了解與衝突。就好比當初政府強迫原住民改成漢姓、對獵槍進行管控、甚至是在清領時期,把原住民趕到山中……,種種都展現了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爭執。而面對這樣的狀況,我認為兩邊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透過溝通,我們才能一步一步的釐清兩者之間的想法,並對於受到傷害的一方進行補償,這樣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否則如果不解決,一味地逃避,只會讓衝突一直一直加大,最後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在這個系列的最後一堂課中,老師提到了南山扁柏盜砍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有幾位司馬庫斯的原住民盜砍了別的地區的扁柏,並被當場抓住,進而引發了不同部落間的爭議。在這個事件中,犯錯的族人並不是像上次那般其實是無辜的,但我覺得司馬庫斯透過承認錯誤並和解的方式令我印象深刻。在這個事件中,司馬庫斯部落選擇了像被盜砍的部族承認錯誤,並舉行了泰雅族的sbalay儀式,透過這場莊重、嚴肅且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的儀式來象徵兩個部落間的和解並徹底放下。我認為這樣的精神是非常令人感動的。畢竟,在現代,肯認錯的人是越來越少了。許多人在犯了錯之後,第一個選擇往往不是認錯,而是非要爭得你死我活,非得說是對方有問題。即便最後是自己的問題,也都道歉的不情不願。然而,透過這個事件中司馬庫斯的選擇,其實深刻展現出:認錯並和解,才是解決爭端的最好方式。
在這三堂課中,分別展現了爭議、衝突與和解,我想,如果在每件事情上,大家都能夠如此和平解決,那這世界一定會平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