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見證歷史變遷的大稻埕與自然之旅

臺北醫學大學 醫技一 陳瀅茹

 

這是第一堂走讀課程,本次走訪的地點是臺北的大稻埕與科教館。在這次的走讀課前,我其實並沒有去過大稻埕,對於大稻埕的既定印象也就是古時繁華的貿易之地和現今過年期間總是人來人往的年貨大街。於這次的課程中,我對於大稻埕更加地了解,也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好像一度進入到當時的時空背景,用心去欣賞、體會現今被保留下的街景與歷史痕跡。

大稻埕的範圍其實比大部分人所想的還要大,大致上是現今忠孝西路二段以北,民權西路以南,淡水河以東,重慶北路一段以西,但還可延伸至淡水線與中山北路等範圍。大稻埕的名稱由來據說是因為此處曾經是大家用來曝曬稻穀的地方而得名。此地的發展歷史與清領的頂下郊拚有很大的淵源。在當時,艋舺有泉州的三邑人在那處落腳、進行貿易,他們稱為「頂郊」,而後,泉州的同安人也陸續來到艋舺發展,稱為「下郊」。由於三邑人較早來到艋舺定居且人數也較多,因此佔據了較好、較多的資源,漸漸地同安人的利益受到影響而開啟了後續的衝突。之後,三邑人便與同安人.漳州人的結盟團體打了起來,由於人數上懸殊的差異,導致同安人落敗,進而移居至大稻埕發展。至此之後,只要發生械鬥事件就有不少人逃至大稻埕定居,開啟新的發展,而造就大稻埕具有多元特色。19世紀中後期,淡水開始開港通商,吸引許多人前來此處貿易與外國商行建立,此時的大稻埕透過來自大漢溪的水路開始發展水運,販賣南北貨、茶葉、米與樟腦等商品,後來艋舺又因泥沙淤積,使得船隻不易停泊,逐漸使大稻埕成為發展重心,取代艋舺的地位。到了近期,大稻埕曾經面臨需要將道路拓寬而想拆除部分建築的問題,但因為當時有民眾不願意,因此這件事也沒有按照原先的計畫進行。這也促成保留古建築的機會,讓我們現在能看見這些歷史樣貌。

本次行程中,除了大稻埕的實地走訪外,我們還前去科教館欣賞一個自然生態展。此展有非常多可讓民眾親手觸摸、用鼻子聞氣味的裝置,像是各種動物的皮膚、各式各樣的香料等,透過此種方式讓大家留下個深刻的印象,也不再只是用文字傳達意象,而是讓我們真真實實地感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進到展覽就傳來蟲鳴鳥叫的聲音。這些蟲鳴聲並不是有真實的生物在那處,也不是專人到大自然中去錄製下來的,而是有位專家自己製作出機器,運用物體間的摩擦聲去模仿這些蟲鳴鳥叫聲。我覺得這項藝術實在是非常厲害,真的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要是有人不告訴我目的地且從搭上車的那一刻就將我蒙上眼,到了現場聽見那些聲音,我真的很有可能會以為自己到了山林中。

結束這一整天的課程後,我覺得我接受到蠻多的資訊量,我甚至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整理與統整,這也是我認為這堂課有趣的地方所在。因為走讀就是邊走邊看又邊聽,不是像坐在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述著固定的內容、看著已標註好重點的檔案,有時老師和導覽員也會突然進行額外的補充。而且,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與發展是長達幾百年的.所記錄下來的內容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就說得完的,所以即使我們已經挑選出精華中之精華來講述,還是吸收了非常多的知識與人文歷史。這種走讀課程的方式也是使我們學習,讓我們懂得如何在短時間內記錄內容、在現有的時間裡,盡可能地觀察詳細.注意到每個細節等,也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最後,我整體上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這一整個生態系.自然是吃出來的」,這句話所要表明的意思是指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依據「吃」這個動作來為循環,一直不斷地延續下去。這好像是一個看似稀鬆平常,但我們又不會額外去注意的一個現象,但仔細去觀察生物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好像真的就是這麼一回事。同時,也透過這句話.這個現象,我認為我們就身在自然之中。即使是人所創造出的產物,它們也可稱之為自然,而且這些東西又何嘗不是從自然界中.這個世界中獲得並拿來製作的,如果我們將這個世界.地球.整個宇宙稱之為自然,那這些被創造出的物品又何嘗稱不上是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