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家園的想像--從外內化的本土理解

從線上走讀基隆意識自己的家鄉「永和」

· 2022線上課程 【家園的想像】

  這次的線上同步課程不再只是以往講座錄影的生硬,更多了一絲人性以及踏實。

  我還記得某次課堂結束,教授邀請大家發表對於課堂的心得或是疑問,然後點名了我。當時的狀態不佳,又無時間沉澱思緒,只能空泛回應道:「十分新穎。」教授鍥而不捨地問起,讓我有種非得言之有物的壓力,只好笑著回應:「對於自然組又是醫學院的學生,我對地理十分不熟。但聽聞老師說起基隆的街道命名與分劃取名,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學長。」

  我的學長是高雄人,在師大台文系就讀,雙主修了地理,有時會在他的版面上看到他討論起各式有關地域的研究,例如新北市的地方認同、交通動態,甚至是合併校區議題的行政區討論等等,他對於本土語言的重視讓我開始接觸相關議題,也逐漸深入瞭解了多元族群的真正概念,而非只是單純操作認同,以扁平的想像去理解文化與族群困境。

  同樣地,與泰雅族農業篇的講座雷同的是,教授一樣談起了水蜜桃的問題,也提及了「生態皈依」與「家園共依」。在談論理論時的我收穫不多,但聽到教授講起基隆故事的我,內心卻是充滿著澎湃感動與滿足。我時常想起教授開學時問起的「家」的意義為何?我們每人給了很多定義,但時至今日我也依然沒有正確答案。但我清楚知道的是,對我來說,或許只要是自己所牽掛與認同的地方,便都能稱作家鄉吧。

  因為父親是台商,而母親以前是中國人,我自幼在廣東長大,在老家江西之間往返,最後來到了臺灣,定居在了永和這個小區。小時常有人問起國籍的事,長大之後問起國家認同,大家正一步一步朝著精神層面的領域探究,而當我足夠成熟、深思熟慮地能夠回覆我對於國家的觀點時,又被人問起:「哪裡是你的家?」

  以往被問起這類問題,我會非常糾結並且苦惱,但現在已經豁然開朗了。「家」的解釋雖然或許是有規範與定義的,但在我的認知之中,它是獨一但不唯一的。廣東是我的家,江西也是我的家,當然永和更是我的家。這種複雜情感也許難以詳細描述,但當你對於家的感受是純粹而且感性的,這一切都值得合理,這也是屬於我的家鄉認同。

 這次的講座主題是「家園的想像」,聽聞教授說起基隆故事,不免讓我更想探尋有關永和的各種事蹟。以前就聽說過永和的命名由來,因為漳泉械鬥之故,願此地「永久和平」,便將其取名為永和。永和有著非常多的眷村,我的爺爺也是榮民,但除此之外,我對於永和的歷史故事與文化竟然全都一概不知。我認為親眼感受是瞭解一個地區最快的方式,於是我在課堂上跟著一同使用google map瞭解永和街道。因我已學會開車,所以常用街景地圖瞭解路線,而這也協助我更好地進入狀況使用地圖,也能夠觀察除了永和以外的地區。

  這學期的「環境生態與永續發展」即將接近尾聲,雖說沒能去成基隆與尖石實在非常可惜,但我認為這堂課程最重要的收穫就是「瞭解自己的家園」。對於基隆以及尖石,我們也是抱持著新奇且求知的心情前往,但若是沒有新鮮感與好奇心,我們還能擁有這般熱忱去理解一個地區的文化脈絡與往年歷史嗎?我認為教授帶來的所有故事與知識都只是拋磚引玉,引的應該是所有同學對於周圍環境與家鄉積極探索的熱情。

  最後,或許每個人在這堂課上理解以及感觸不同,但我深信在所有人的腦海之中,總會埋下一個有關人文與環境關懷的心念,直到某日開啟連結,會將這誠敬純粹的理解化成更為深遠細長的影響,從自己的家園中蔓延,讓自我與社會的結合與共存逐漸四散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