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來到基隆

夏怡鈞

        在出發前往基隆的前一天晚上我是有點緊張的,因為很久沒有那麼早起床了,很怕我直接睡過頭遲到,加上我對客運實在不太熟悉,也不知道隔天能不能順利搭上車。幸好第一天早上順利的起床,準時到達了基隆。到達後一下車,我就覺得有點不妙,雨下得太大了,讓我對之後的行程有點擔心。我們的第一個行程是參觀海科館,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船下水會丟麻糬的部分,要是平常沒有接觸相關事物的話根本不會聽過這個活動,而且助教還說真的可以接到滿滿的食物,聽起來是個很酷的活動,加上看到館內的畫(或是模型),好像能夠想像當時是怎樣的盛況。原本漁業對於我來說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但在參觀完海科館和聽了走至潮間帶前的介紹後,我瞭解了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他們的文化,而且感覺自己更加貼近這個地方。        

在第一天的行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潮間帶了,雖然這可能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在一開始走的時候還會想要好好的遮雨,但後來就會發現已經救不回來了。在大雨中走潮間帶是我不曾想過的體驗,要不是這個課程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踏足潮間帶,但是在潮間帶中我們也觀察到了一些小生物,我記得我還有看到螃蟹,牠原本待在一塊岩石上,可惜當我一走近它就逃跑了。途中老師也有找出海帶給我們看,跟我們說可以吃,但是我實在不敢吃,但是聽那些有吃的人說味道跟塑膠一樣,看來直接吃是不行的。後來我們來到了一個岩窟(也可以說是一個平台),老師突然叫我們找地方坐下並閉上眼睛,聽這個環境的聲音,而在海浪聲和雨聲的節奏中,我居然睡著了,儘管只有短短的時間,但在那樣的環境下能夠睡著真的是很奇妙,可能是因為在大雨中靜坐反而會平靜下來,也有可能是因為太累了,總之這是我平常想都不會想的活動,多虧了這堂課,我才有了這個嶄新的體驗。        

       第二天的第一個行程是林老師的家-正濱長老教會。我本身是沒有信教的,也從來沒有去過教會,以前聽基督教的朋友說起禮拜這個活動時,我總是很好奇,究竟每個禮拜固定去是要做什麼?這次的禮拜體驗給了我答案,我很意外的是禮拜居然要唱那麼多歌,一開始是聽到前面一群人唱歌時我還很震驚,想說難道信基督教唱歌一定要很好嗎,後來才曉得前面的是聖歌隊。中午我們邊吃飯邊訪問教會的人,我們組訪問的大哥很熱情的回答我們的問題,當我們問到對於基隆的感覺時,能看出他是真的很愛這個地方,還有對於漁港的沒落、政府改革不當的不滿。從大哥的字裡行間中能聽出今昔的巨大差異,就像歷史課本中各個曾經繁華的市鎮,如今也不復存在了。每每聽到這樣的故事都會很感嘆,但是盛極必衰好像也是必然的道理,或許有一日台北也會漸漸的不再繁華。說到從小在教會長大的故事,大哥說他與教授以及當天參與禮拜的人都是認識許久、一起長大的朋友(或者也可以說是家人),我很羨慕這樣的關係,很難有一種力量能把僅有地緣關係的人緊緊聯繫在一起,想想我小時候認識的朋友現在大都不再聯絡,可見這樣的關係是多麼珍貴。下午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去魚市採買,然後將它變成一道菜。我們組抽到的是石花菜,因為老師有準備,所以我們只要去買熟食就好了。我們買的鯊魚煙的店員超級熱情,可以說是這兩天我遇見過最熱情的人了,讓我感覺到基隆是個很溫暖的地方。其實煮石化凍並不是很困難,小米麵疙瘩反而是個問題,捏的時候差點以為我在上實驗課,尤其是最後捏成麵疙瘩的步驟,我們的麵糰真的太黏了!可是我其實很喜歡製作食物的過程,因為在這當中大家團結合作的感覺很棒,跟之前的行程相比,這個特別有凝聚力。        在這兩天的行程中,老師不斷的提到家的概念,每到一個地方就會介紹那裡的故事,即使是對我而言陌生的基隆,現在走來卻多了些熟悉感。但當我想到我的家鄉,我發現我對它居然不是很了解,我也無法向其他人介紹那裡有些什麼故事。經過這兩天後,我了解到了家的重要,雖然要到非常厲害應該是不可能,但我之後會去多多了解我的家鄉,讓我能平常在附近行走時,看到沿路的景觀、商店,心裡會湧出認同感或是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