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人、環境與家園

北醫 賴彥臻

· 2021關鍵字報告

 

生態與人文 

這學期實際到海邊、線上到山中的課程,還有整個學期經歷的一切,帶給我最重要的一個感觸就是人類是自然的一部份。坐在八斗子的海邊,海水鹹鹹的氣味、海浪拍打的聲音包圍著我,那種平靜的感覺我永遠不會忘記。即使住在都市,我們仍需要陽光、渴望雨水,也依賴大地供給我們的日常飲食;而到了海邊、到了山上,我們更直接地看到人們如何緊密的和海洋連結、根植在土地、生活在山林裡。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份,我們和透抽、和山羌、和小米一樣,都屬於自然。 

也因此我在課程中更深入的思考人和自然,我認為不論是將人類視為萬物的主宰,或是認為人類是地球的毒瘤,這類將人和自然二分的論點或許都無助於人類在自然中存活,因為這是誤解了人跟自然的關係。 

舉個例,人類發展出了工具、技術,得以控制植物的生長、獵捕其他動物、甚至成為地球上大部分動物的最大天敵,看似是掌控了萬物,但過度的發展、族群的擴大也造成了對原本環境的破壞,進而衝擊到人類自己的生存。對此,比起「人類才是地球上的病毒」這種最近因為疫情而常看到的結論,我反而認為比較像是生態自然的平衡,就像我們常聽到的例子:某地的掠食者減少,導致草食動物數量暴增,吃光了當地的植物,連樹皮和植物幼苗都吃掉了,最後因為食物不夠,草食動物又掉回原先或更少的數量。 

原有的平衡被破壞後,就會移動到另外一個平衡,這是自然的事。 

而現在人類所面對的氣候變遷、資源匱乏、毒化地區等問題,其實就是自然正在移動到一個新的平衡,這個新平衡可能包含大量人口減少、許多物種滅絕,絕非我們所樂見的情況。但相對於草食動物的例子,我們有機會(雖然很困難)可以去降低新平衡的糟糕程度,前提是人們都能意識到環境的破壞最終也會影響人類,並且能對此做出行動來回應。 

回應的方式,從課程中可以看到一些,在基隆海邊我們看到以前的漁夫使用的漁具可以捕撈到足夠的漁獲,但比較不會撈過多,即使壞掉掉進海裡也可以自然分解,造成的環境破壞較少;在尖石我們則看到泰雅族的作法:小米田中同時也種了玉米、樹豆等,不大量生產單一作物,而是靠著這塊田來供應一整年所需的各種營養,而野菜、肉類的部分平時存放於「大冰箱」,也就是族群的整片傳統領域,需要時再進去取用。這種不過度、需要多少拿(或生產)多少的模式,是我們目前大量生產、大量捕撈、過度開發的生活型態可以也應該改變的方向。   

我想起五月天有一首歌《2012》是這麼寫的:   

摘一顆星星 要蓋高樓 

愛一種自由 燃盡石油 

追一種富有 卻要揮霍所有 

寄生地表的蟲 

把人比做地球的寄生蟲是一個常見的比喻,但其實以生物的角度來看,寄生並不是一個帶有貶抑的詞彙,而是一種生存方式。正如同我們寄生蟲學科的老師告訴我們的:「最成功的寄生蟲是那些能盡量不引起宿主不適、不過度掠奪宿主營養,和宿主能長期和平共處的寄生蟲」,或是老師所說的生態即家園,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份也好、地球的寄生蟲也罷,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只取用好好存活所需的量的資源,才是能讓族群長久生存的明智之舉。    

 

永續發展 

上述對環境的回應,總括來說就是永續發展,定義是:「一個能滿足當代人需求,卻不會危害後世子孫滿足他們發展需求的模式。」有兩個重點:永續(不會禍留子孫),但還是要發展(不然當代人怎麼活?)。 說來簡單但實行有其難度,傻瓜農夫做了很好的示範。結合課程和自身經驗,我想到兩件重要的事: 

1. 只有意識不夠,需要做出改變:我們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會帶來一些(可能很多)不便,但事實擺在眼前,原本的生活型態已經超過環境的負荷,為了未來的生存,這些不便是必須的。像傻瓜農夫原本可以靠農藥、化肥,但他後來選擇用盡量自然的農法,讓他的田、雞舍可以形成一個生態循環,需要花費比較多人力、時間,卻也能生產出品質好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對環境的傷害。這樣的改變精神,在我們生活的各方面都值得學習。 

2. 要讓永續能賺錢:不能只靠道德或慈善,事業本身也要有獲利來永續發展。這是很困難的部份,因為追求永續無可避免的就是成本會比較高,除了事業本身要找出兼顧永續與利潤的方法,我們若經濟能力許可也應該去支持這些業者,支持小農、公平貿易等等,讓永續事業能在市場存活,甚至越來越多。 

因為疫情我們沒辦法實際上山,但也看到了因為人類活動減少,國家公園或森林遊樂區許多野生動物現蹤的新聞。這或許是一個思考的好時機吧。我也提醒自己,要時刻記得改變,從自備容器去外帶食物這種小事做起。   

我們會航向怎樣的未來? 

前方等待的是未來還是末日?

 答案掌握在每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