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走進基隆

林子婕

2021年春,我真正走進了基隆。

broken image

我在綿綿細雨中開始這趟旅程。 

從北醫前往基隆的路幾經波折,路上我不停在想,基隆不就是一直下雨、有廟口夜市、有新開的秀泰影城,到底還有甚麼好看的?唯一值得期待的是潮間帶的行程吧,我好久沒去海邊了。

broken image

【海】

我一直都很享受海的陪伴。 我喜歡海在迭起的波浪中仍然是一個龐然且令人安定的存在。我曾經在碎浪間嬉戲,在深水中潛游,卻不曾像那天一樣,只靜靜地坐在她身旁聆聽。 

走完一段潮間帶後,老師帶著我們在海岸邊的石壁上靜坐,那十分鐘的時間,我閉眼凝神,聽海浪拍打石頭,感受濺到臉上的水霧,那一刻我確實感覺抽離了事務繁瑣的現實世界,而被海的雙臂環繞。

broken image

海洋所孕育的生命多如漫天星斗,而那天卻是我第一次將注意力放在我未曾在意過的生命上。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看見石壁上的牡蠣、水裡的海菜(甚至嚐了一口,但吃起來很像塑膠)、石縫間的螺,和螺裡的寄居蟹。如此近距離地看著他們,我才真正意識到,這片海洋就是他們的家,隨著潮起潮落,他們的日子便也這樣過著。

broken image

【漁】

說到以海為家,基隆似乎也是如此。 造船、新船下水、捕魚、賣魚……討海成為日常,也同時孕育了這座城市的興盛。兩天的行程間,我們似乎走到哪都能見到和漁業相關的景色,走在基隆的街道上也總是能感受到一股漁獲的味道。

broken image

這兩天都有一餐來自大海。 

第一天的午餐是巷弄間的米粉湯,必須誠實說,味蕾笨拙的我並沒有嚐出太大差異,唯一刻印在心底的只有老闆娘親切的招呼,非但沒有嫌棄全身溼淋淋的一群人,反而拿出全新的毛巾叫我們別著涼了。

 第二天下午走進魚市採買,我們買到了小卷和蛤蠣,處理這兩樣食材於我是全然不同的體驗,如同老師所說,他們在不久之前也是一個個生命,在那個當下我卻成為將它們變成食材的那雙手,而這也警醒我更加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珍饈。

broken image

【興衰】

雖然漁業讓基隆繁盛一時,但也終究迎來沒落。 廢棄的阿根納造船廠、發展重心轉移至高雄的台船、澡堂已被拆除的舊漁會……光是站在這些見證了基隆的興盛與沒落的建築旁邊,便能感受到一種唏噓的氛圍。

尤其正濱漁港,曾經多麼風光,貴為全台第一大港,卻逐漸被其他興起的港口取代。然而,如今它又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一排屋子被漆上屬於基隆的繽紛色彩,在陰雨綿綿的基隆帶給旅人和住民一份輕盈的活力。

broken image

【信仰】

這趟旅程帶給我最大的衝擊,是信仰的力量。 

一個地區當中的廟和教堂,可以說是一個凝聚信仰的場所,來自周遭擁有相同信仰的人在固定的日子齊聚於此,分享彼此對家鄉、對世界、對生命的看法。令我訝異的是這股力量竟足夠強大,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綿延數十載,讓異地的游子終究迴游家鄉,讓這群人凝聚出足以改變地區樣貌的能量。 

沒有宗教信仰的我難以體會,但我猜測這份力量也牽引了他們對「家」的想望。正因為聚會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種歸屬感便越發堅固,並成為這些人永遠的根。

broken image

最後我們在清徐的微風中結束這趟旅程。

 這兩天彷彿看見了基隆的縮影,看見海邊的和山間的她、看見陰雨的和豔陽的她、看見繁華的和破舊的她。 

2021年春,我真正走進了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