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漁人

北醫 楊承育

· 2021關鍵字報告

ㄑ  

環境維持身為生物的我們, 

   地景展現作為文化的我們。

              《尋常地景的詮釋:地理文選》

  地景,可分為以自然景觀為主的「自然地景」,以及由人文活動構築的「文化地景」。

進入基隆

  這次工作坊,我們走入基隆,去一窺這長年被烏雲蒙上一層紗的神祕城市。基隆在過去曾經作為台灣第一大港活躍著,漁業、轉運貿易帶來的龐大經濟灌注這東北的小城市,帶來了生機也吸引了人流。「海」便與基隆結下了百年的緣。

  基隆靠海,人們以海為生。在民國五、六O年代,許多家庭的經濟來源都是依靠出海捕魚,作為一名漁夫在當時的基隆是深受尊敬的。每天早上凌晨一兩點,其他地方都停止活動,而夜晚的基隆正迎來最熱鬧的時刻-------漁船歸來!漁船靠岸漁獲一卸下來,人潮立刻湧上包圍,在當時重男輕女的氛圍下,漁獲是男人的事情,不是女人可以插手的,也因此在人滿為患的魚市場中不會看見女性的身影。雖然以現今社會的角度而言這是件性別不平等的議題,但也可見漁業對當時的人們的重要程度。

   在那樣環境下成長的小孩,從小便對海有了深刻印象。談論漁業、吃海料,生活周遭充斥著與海有關的一切事物,海成為了他們對家的印象。為了出海捕魚,基隆的海岸逐漸鋪上水泥變成了海港腹地;為了解決生活,海岸旁的山坡逐漸開發充滿了人造建築。漁業為基隆帶來了經濟吸引了人流,但也將原始的「自然地景」破壞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輝煌和暴力夾雜的「文化地景」。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