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人與農作互為主體

王南昕

broken image

我很意外,竟然在夏禾的自然農業裡見識到我中醫課裡所學的。我中醫課的第一堂,老師以一句話道出中醫的精髓,就是「平衡」。冷與熱、陰與陽、氣與血,都是平衡最好;進補以及將胃淨空以減少身體負擔之間,也是平衡最好。

市面上即使是有機的蔬菜,是費盡力氣才勉強維持平衡:大量黑色肥料土壤造成蟲害,就像攝取營養過盛的身體,容易引來癌細胞;過度的調理,養成了體弱多病的體質與基因,不得不搭建溫室,就像過少刺激造成的過敏兒和某些文明病患者。其中原本作為農作的營養,沒有轉化成為更高的價值,成了沒有效用犧牲,甚至成為毒害。如同現代人的身體狀況。過度的保護違反生態智慧,無法長成那競合後蓬勃的樣貌。

我的中醫老師也批判,中醫在商業化後,原本應用於治病的補湯〈例如常見的當歸湯〉,都成了平時的菜色。他反對這樣的作法,認為只要不是對症下藥的藥,就不是好藥。濫用藥材,一方面使得身體失衡,另一方面使得地氣耗弱。是一個毫無經濟效用的過程。

夏禾的蔬菜很有精神,且有抗蟲害、抗疾病、抗鳥的啄食、抗風、抗雨水的能力,像一個經過歷練的野孩子,是我們中醫老師說的「中庸」的身體。夏和提供的環境,是土地原本的灰色貧脊的土石,沒有堆肥,讓所有人包含農業專家都非常驚嘆也無法置信〈常民專家戰勝科學專家的案例於此再添一例〉。我們以為沒有吃大量補品的身體,會營養不足,實際上卻神采奕奕。這正是菜與泥土能量平衡的展現。

與其蒐集世界所有的寶山放入口袋送給自己的心肝,一不小心養成「媽寶」,不如與自己的農作建立關係,以謙卑地傾聽取代控制的心態,讓農作活出自己的主體性,效仿自然的機制,找到農作個別的性格「形狀」,在農作需要的時候適時、適量地給予,菜自然活出自我。如同《窗邊的小荳荳》裡小荳荳的所有同學,全部都活得茁壯。我也打從心裡相信,這樣的菜,也是比較快樂的菜吧。

為農業走出「心」的道路。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