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尋找那些遺失的美好

謝宗運_文

這兩次跟著林老師進入新竹尖石鄉泰雅族的田埔部落和煤源部落的田野課程,透過夏禾老師和芭翁的說明和帶領下,近距離觀察他們身處環境所遇到的變遷,以及他們現在正在執行的行動,再回想起來之前課堂教本中提到的一些關鍵字,我感受最深的是從「生態人文科學」ecological humanities的角度去關注「療癒」healing「整全」holism這幾個部分。

林老師說過:「療癒是為了回到最初的整全,但如果沒有遺失,又怎麼會想要去療癒?」這個說法在我心中埋下了一個種子,我試圖找出他們所遺失的部分,而他們又如何透過一些方式去做療癒的行動,能否達到整全?

以下是這次的觀察我所提出相應的部分:

一、政治改變了原本生活型態

上一代原住民本可自由進行遊耕、燒墾、狩獵等行為,在歷經日治時代的理番政策,與後來國民政府種種對山林、水源地的律法制定,使得山林這個讓原住民可隨時取用的大冰箱,要取用變成規範重重,動輒觸法,不時也會有不同部落間為了資源搶奪的紛爭產生。而生存需要的滿足是人性中最直接、最基本的部分,傳統高勞力密集生產方式,低市場價值作物,也漸漸被改為栽種符合可換取「貨幣」為目的的經濟作物,如番茄、甜柿等。食物不再單純為了就地食用而存在,是為了可大量快速換取貨幣而存在。從錦屏大橋的故事中看到的,過去原住民靠鳥占作為判斷,和狗、豬為共生夥伴的想法在遺失,小米的品種在遺失,所有在地物種生存方式也因為「人」跟著在變化。當夏禾老師感覺到自身的健康也在遺失,與其抱怨,倒不如付出行動涵養大地,為了生存、為了下一代而找回遺失的在地智慧,在對菜園微笑灑水唱歌的同時,療癒了土壤、蔬菜,也療癒了人的內心。

我內心的聲音:現在化追求高效率的過程,是否常犯了短視近利的錯,短期看似走得快,但多年後再去追趕當時忽略的部分,卻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整體來看可能更慢,甚至遺失的部分也追不回來。

二、環境與氣候變遷的考驗

因為極端氣候的多變,老祖先知識傳承的遺失,加上後輩人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下降,必須向外取得新的知識管道,再轉譯下落到在地的環境。所以夏禾老師後來以科學的方式進行自然農法,這是我所看到的傳承與革新。過去的現象在未來不一定會同樣的發生,新的挑戰又接踵而至,夏禾老師邊執行也邊教導其後代效法前人對萬物的尊重和平衡,順應自然與之共存,這個過程我覺得他也在療癒自身過去的遺憾,以傻瓜自居,向萬物學習,將「地氣」接載在自身,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三、祖靈認同與外來信仰的多元化

從田埔教會的發展歷史中我們看到傳統泰雅族面對外來宗教時的變化,過去只有傳統的祖靈信仰,Gaga 是祖訓、禁忌、儀式或倫理,日治時代的壓力,許多原住民面臨遷徙,生活方式改變、語言溝通等問題都會造成心理壓力,開始有產生酗酒等社會問題發生,讓族人也迷惘該如何下去。基督教的出現,和泰雅文化有相通的「分享」和「倫理」價值,以大家都愛的歌唱型態、定期聚會方式或提供更多物資與醫療救助服務,兼具部分讓人折服的超自然現象事蹟,我想這也是一種族人追尋療癒的管道。現在,教會更是原住民和漢人溝通地方事務的重要場所,這樣的兼容並蓄,也是一種社會所有族群整全的體現。

四、傳統文化儀式的流失與社交行為改變

由前方提到經濟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影響到後續耕種的方式,隨著過去小米栽種的每個時期該進行的儀式,都慢慢在遺失。人跟人的關係也會因為為了專求眼前的利益產生變化,我們在田埔部落長老的述說下,了解到這些變化。芭翁透過對小米的保種行動,除了尋回遺失的種子,也在過程中自我對話:「他的兒子在新竹市區上班,他的孫子是否能回到部落生活,部落能給的環境和教育是否足以讓孫子生存下去,而其他國家的人又是怎麼做的?」

我想芭翁她逐漸找到答案,她這一代人的使命她一肩扛起,建構知識資料庫,未來進行對眾人的教育推廣,原住民的問題不一定只是原住民族自己解決,社會上還有人同樣關心這一片土地,願意協助他們。芭翁把遺失的小米找回來,也把本來僅限於泰雅族的社交儀式擴大了,讓更多人認同而更完整。

我的體認:烏來urai不只是地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與人社交、人與萬物融合共存的體現,暖暖的溫泉水在身邊流動的同時,更堅定了我們珍惜環境的念想。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這個世界時刻都在變,而現代人要如何自處?

 

老師在課堂上提過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有為」的「無為」治國之道,對應於當時的百家爭鳴。反觀現在好似當年,很多人提出了許多生活之道,但這類以「人」為主體的思想,把萬物當資源的做法,還是有盲點。

這兩次的課程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萬物,體悟整全的概念。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說,不可說,不說就對,一說就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許我終究不可能完全懂山怎麼思考,但身在平地難見「原始物種」的我們也不太可能做到「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但正因如此,我們更應有對自然萬物恭敬、儉謹的態度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