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食物的意義與價值?

一趟探索食物地景的文化壯遊

 

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由何而來?如何生產?在哪生產?與其他物種的交互關係為何?這種種的食物地景(Food Landscape)議題,在這次小米方舟生態教室的線上走讀中可見一斑。然而這次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而無法上山,我希望結合自己過去的經驗與在線上課程中所學知識來談談我對食物地景這個關鍵字的所思所感。   

在高中時,我曾到彰化縣的二林鎮作農業參訪與社區再造的相關活動。二林鎮以品質相當良好的濁水米為傲,近年來更積極栽種紅藜麥,希望靠這農田裡的紅寶石,振興當地的產業與經濟。當在體驗完辛勞的農活之後、坐在綠油油的田野邊吃著「割稻仔飯」,我內心突然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原來人可以跟食物、環境、大地之母這麼親近,而濔漫著濃郁稻香的這一口米飯,突然不只是食物而已,背後的產業經濟、農業技術、知識、稻田生態系、勞作文化……我感受到食物背後的份量,更明確的說,這就是一種食物地景。本來這次想著能實際走訪小米田,可以再體會一次那股感動,雖說可惜,但在家中透過影音設備「看見」小米田,反而讓我以另一種形式去體驗食物地景,以旁觀式的角度。食物地景從字面意思上解釋,就是因著食物而出現的地景,我想,小米田就是一個絕佳的案例。不同品種的小米有的向上生長,有的低垂;有的根部較紅,有的呈現青綠色;這其中就很好的呈現了地景的多元性與小米品種的多樣性,這樣的多樣性一方面是在生態範疇,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對環境變遷的適應度也會較大。另一方面在文化範疇,多樣化的小米產生出了豐富多元且燦爛的小米文化,有小米糕、小米飯、小米酒甚至是祭祀用的小米等等,這樣的文化多樣性與小米的品種想必有密切關聯,其實也代表我們課程的另一關鍵字:生物-文化多樣性,在小米媽媽的小米田裡,我們透過小米田食物地景,了解到小米的多元化,進而探討到背後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我想這就是課程主軸與關鍵字的相互連結一個非常好的實例。其實在小米田中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地景可以去探討,例如農業型態、農耕技術等等,其中還有非常非常多等待我們親自去挖掘。   

讀到了食物地景,其變遷與社會意涵也是相當重要。延續先前小米田的主題,我想接著從竹林與小米田的轉換來談談食物地景更深層的概念。在泰雅族的文化裡,竹林可謂是相當重要,可以製作日常生活的器具、建材或以竹筍為食等等,但這與食物地景有甚麼關聯呢?原來竹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當目前的小米田肥力漸失時,泰雅族人就會將小米田改種成竹林,循環往復。這樣的系統對我初次聽到時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竹林的地景其實也扮演著社會體系、農作物、生態之間彼此制衡、彼此尊重互惠的一種互動關係。人類為維持地利,而在小米填上改種竹林,其實就是一種關照生態,友善環境的做法,竹林則扮演改善人們生活,同時讓土地休息的一種必要的地景,這背後所傳達的生態意識與農業觀,其實是相當重要的食物地景意涵,更別提竹林還是讓微生物能夠生存繁衍的重要棲地,而這些微生物也會反過來對人們生活有所助益,就像傻瓜農夫夏禾的聰明蛋一樣。總而言之,除了食物地景本身,食物地景的轉換、變遷其實也隱含著某種社會性與生態性的理念與主張,更可能是某種行之有年的生活模式與互動關係。   

總體而言,不論是我以前到彰化二林的農田了解的稻米食物地景,還是這次線上走讀的小米食物地景,其實都是在傳達相當重要的概念,食物不僅僅是食物,背後蘊含更多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事物。有人把食物地景定義為「Where and how the food is grown」然我認為這遠不只如此,背後所呈現的生物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生態農法、飲食與生活文化等等,都是我們在思考食物地景時可以關注的議題。簡而言之,雖然這次因為疫情無法上山,但我們還是透過這些課程,從泰雅族的小米文化去對食物地景進一步作反思與體會,相當的有意義。 

文/張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