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疫情下的一「觸」不可及

北醫 醫學一 王柏鈞 _文

· 2021山之行紀錄

 

        本次課程的關鍵字是環境生態與永續發展,而我看完課程中的介紹後明白,永續發展其實跟經濟、社會與環境三位一體,因此當我們在理解永續發展時,要從經濟條件、社會與文化特性還有周遭自然資源去著手,他們彼此互為主從,而人們彷彿就站在著三者的臨界值找尋一個平衡點。而文中後面也點到,泰雅族的家園在面對科技叢林大舉入侵、殖民帝國主義蠶食鯨吞下,竟然靠著小米這個人們賴以維生的東西,帶領族人走了出來,不僅靠著小米的種植保留了原住民他們的傳統技藝與地方特色,一些耆老的語言明明也因此被留了下來,而大自然也因為小米這種可以長久保存的糧食作物,而並沒有被人為強加許多經濟作物而噴灑農藥等等,最終,得以獲得喘息而延續下去,達到所謂,永續經營。而這堂課最後雖然因為疫情而以遠距的方式呈現,真的十分可惜,但從經驗堆疊而成的線上走讀,雖然未直接以感官去接觸山之行,看完其實也給我不少感觸,接下來我會依序介紹我閱讀後的心得與感受。  

        第一站,泰雅文物館,藉由館長Savi的介紹,我明白尖石鄉其實不只有原住民,在9000多的人口中還有不少漢人跟客家人,而原住民的冰箱其實就是在尖石鄉由7個村圍起來的中間區塊,而當時原住民擁有了自由開關冰箱的權利,坐擁了好山好水,然而至今歷經朝政更迭,許多林木已被林木局管、河川也被水利署掌控,許多原本能自由活動的地方至今都有所限制。後來,館長提到了泰雅族依水而生的流域群概念,讓我想起小時候歷史課本上的大河文明四湖也是因為水而有了聚落,人與人的關係因此而建立,前山的集水溪流域其實都是原住民的家,但人們往往直搗黃龍抵達後山的司馬庫斯或鎮西堡,而忽略了20~30個泰雅族的部落,然而在其他部落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文化,就不必附庸風雅了,而這次早訪的部落是鉛山偏後的烏嘴山那邊的煤源部落和後山的田埔部落。而前山是比較經過都市化,而後山相對比較落後,然而正因如此,而加速近年後山的開發。接下來是館長關於小米的一些介紹影片,在水稻進來前,其實就是以小米為主食,而當地藉由透過耆老教小孩子們做中學(動學),去活化當地的特色,不盡是傳授技藝,更是記憶與文化傳承,老師在教導的過程中,透過記錄去留下那些凋零的文化,而小孩子也更認同了自己的文化。而老師在教導田間管理的時候,也讓小孩子明白了生態學的意義。我也才明白,在深山的一個偏僻之處,竟然有一群默默的一群人在實踐民族實驗教育,這個主流教育忽視的語言,對於某些族群來講是深具意義的。 

        第二站,則是講到了關於食物的一些故事,原民們在以前不只有共食的一種類似於共產的概念,還有類似環境永續的拔山豬毛就可以吃到山豬肉的故事,其中最讓我印想深刻的莫過於對於獵人頭的認識,以往我總覺得獵人頭是一件十分慘忍,且不人道的傳統習俗,真的是被主流教育荼毒太深了,經過講解我才明白原來獵人頭是乘載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獻精神,也有點呼應了所謂效益論的作法,以一個人的性命去達成所謂戰爭的和解,也向老師在演講中提到,將外人融入族人生活的過程。還有繡眼畫眉的通風報信,其實是有生態意義的,告訴我們要節制捕獵,疑!我不禁一想這難道不是,生態永續的一個概念嗎?就是要懂得節用。 

        第三站,來到了和解廣場了解尋找真相的旅程,在這戰我學到的是一種做人的道理,一個團隊中該如何凝聚向心力屏除仇隙的一個過程,也是十分難得。而在很久以前,兩個流域群曾經在此因為語言、狩獵習慣,打架誤殺而最終和解、和好(Sbalay),我自己對他的理解是有點像轉型正義那樣。Sbalay或許之於和解,更之於尋找真相,當人們在從事一件事情的時候,為了要放下彼此的偏見等等,因次就要Sbalay後,才能一起取打獵、一起共事之類的,甚至連祖先的紛爭也要一起放下,也讓我想到,近期世界因為族群間的仇恨而大打出手的國家真的不再話下,或許我們都應該懂得怎麼Sbalay。過去,人們也在這裡Sbalay很多次,最近一次就是興建焚化爐或是興建水庫的事件,這次則是這兩個流域跨部落的合作一起向政府抗爭,這些重大工程的行動,都未先跟部落商討就黑箱執行,我想引起反彈也是人之常情,我想身處高等教育頂端的人們,掌握著指導的權力卻不願跟原民好好清楚說明Sbalay,這也是一個降低衝突的過程,也是蠻可惜的。 

        第四、五站,則是讓我充分感受到八翁他豐富的知識涵養彷彿是小米界的百科全書,而且他講起話來,感覺那種知識都是他親手攫取的,那種深刻度從他的語氣與眼神真的有一種讓我想起神農的感覺。從燒墾到游耕,一片田從零開始,有樹豆、玉米、小米、芋頭和地瓜還有好多好多作物,聽把翁說,這樣種下來,可以滿足一個家庭一個的需求,這種混作,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後來才明白是因為經濟需求,不然這樣高耗勞動力的採收方式,其實是蠻不利的。 

        第六站,來到了傻瓜農夫的傳統領域,主要是在說明關於在山中打獵、採集的知識,首先,要通過耆老的Sbalay,再來透過五節芒來表示勇士的數量、指引的方向,也是一種祈福的儀式,跨過五節芒就是表平安。而原住民的打獵文化,也充分表現出永續發展的概念,他們認為三月到九月是動植物的繁殖期不宜打獵,而是選擇在三月到九月去獵捕,一方面也可表持肉質的新鮮。過程中,也學到了一些陷阱的製作,還有對抗山豬要先弓後刀等等,真的不得不讚嘆這些勇士們的智慧。 

        第七到九站,則是解鎖泰雅族人的冰箱,一開始是桂竹的部分,正所謂泰雅族的食衣住行育樂,而傻瓜農夫從桂竹的根部看到了微生物,因此研發出他自己的一套自然農法,藉由微生物吸引蚯蚓,最後再由蚯蚓糞便滋養了竹田。在這片土地上,真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每個地方都是學問,每個東西都可作成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甚至是樂器或是建材,聽得我真是津津有味。後來,才知道原來微生物跟益生菌的產生不時靠甚麼化學實驗室裡的化學合成,而是直接從生活周遭的大自然取得,一切都是取之於自然還之於自然,只是我們知不知道那些東西是可利用而已。一顆雞蛋的合成彷彿是自然界的循環,沒有一私人科技的冰冷感,都是有溫度有情感的,看完這次遠距的課程後,心中不知為何……真的暖暖的,或許這就是真的生態與永續發展的價值吧,希望疫情感快過去,真的好想上山啊,好想吃到自然農法蛋捲啊!老師們都辛苦了! 真的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