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在基隆的生活:關於家園的故事

北藝大 美術二110821055 邵佳瀅

--建議搭配此播放清單做閱讀--

可以隨著音樂速度慢慢讀

家園作為生物生活的地方,是與生物的生活樣態緊密關聯的。

在這次的校外教學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基隆作為家園,它孕育了哪些生命、照料了哪些生命,更看到,這些生物如何在這個家園中生活、他們的生活中又有些什麼。

broken image

因此我想,在這門「人文生態學」的課程當中,「生活」便是我們要探討的最核心也最複雜的問題。它涉及到食、衣、住、行、育、樂、信仰。每個層面又可以細分出各行各業、各種人文與生態的景觀。在這趟旅程中,老師帶我們看到:人曾經與其生活的環境是如何的緊密,生活如何地仰賴環境、仰賴自然;自然資源帶給了人們什麼樣的生活型態,在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中,人又如何創造出各種應對問題的方式;信仰又可以在人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創造出什麼樣的人文景觀;而最後大環境又可以如何影響、改變小人物的生活。

broken image

過去的八斗子其實是沙岸。

在課程當中我們重新認識到,生活的層次與面向竟然是如此多元,又如此的密不可分,而這一切都透過成千上萬的脈絡緊緊聯繫與穿透。

第一站:課程概論

旅途的第一站,我們首先來到了海科館的區域探索館,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站。我們首先透過博物館地板上的空照圖,對於兩天行程的地理位置有了粗略的想像與了解。在博物館裡,就像在大學加退選時的第一週,老師都會說明的課程概論,用一種教科書式的知識展演,先帶大家瀏覽一遍我們接下來將會遭逢之事物中的端倪與歷史。當我們走出博物館、走出文字敘述,用不同的方式再經歷、認識一次這個家園,那知識的建構又更加深刻。

broken image

海科館地板上的空拍圖。

生活的環境:潮間帶

以前對於潮間帶的印象就是有水鼻仔跟招潮蟹的地方,充滿泥巴跟彈塗魚。然而本次導覽過程中,我第一次發現在我們不注意的地方有這麼多生物在努力地生活著。平時旅遊,我們很容易的就會忽略掉那些微小的、不起眼的,雖然那其實是他們的家園、他們就是那裡的主人。以前回卯澳的外婆家也常常吃到這些潮間帶的生物,不論是螺、海菜、石花菜、螃蟹、還是石鼈。過去對他們的認識就是一些可以吃的東西,從來不了解他們的家園、外公外婆又是如何採集,因此當天用不同的方式再次見到了這些生物,那感覺是既熟悉又陌生。在都市的生活中,由於交通發達、運輸便利,我們對那些我們購買到的、吃的、用的等等動植物,從來都漠不關心,因為這些生物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沒有任何聯繫,雖然更加便利,但也因為我們少了那些勞動和直接互動的過程,我們與環境的聯繫越來越淡、越來越不在乎,甚至對自然感到害怕、難以親近。但透過這次的導覽,把自己與生物間的連結補齊後,又更喜歡海邊和住在那裡的生物了一些,非常開心。

broken image

穿著草鞋,踩著潮間帶中的藻類。

移動過程中的導覽,也讓我們對這個家園有更多元而深刻認識。例如被架高的房子、廟前的戲台、被握在數十人手中的空盪老屋、硓咕石屋、海膽化石、古城遺址(教堂)、天后宮、造船廠……。在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殖民的痕跡、生物的痕跡、產業的興衰,以及環境如何影響在地信仰與當地建築。是這些文化景觀背後的脈絡,讓我們得以向前爬梳追索家園過去的樣貌。

成就這個家園中一切的,都是曾在這生活的。

broken image

海膽化石。

支持生活的信仰:教會

第二天的一大早,老師與我們約在教會集合。作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對生活沒有太多憂懼,因此也對信仰沒有太大的需求。然而,在第二天的活動中,看見教會中的人是如何互動的、是如何互相關心與付出的,我才發現信仰原來可以在人的生活中扮演這樣的角色,也就漸漸地能夠理解,教會之於會友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為什麼大家願意在假日的時候來到這裡,甚至不辭千里。就像高中的時候,參加了很喜歡的社團那樣,教會也像是一個更大型的社團,在這邊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飯、有相同的信仰、互相幫助與關心,平等地愛著每個人,是一個像家一樣的地方。透過中午的訪談活動,更發現對於異鄉人來說,教會就像是在一個非家園之地,讓人們能夠重新找到的安身之所,也讓我們看到教會作為基隆這個家園的其中一個人文景觀,如何關照著在其中生活的人們。而我們這組所採訪的年輕情侶便是其中一例,他們之所以會相識,便是在日本求學時當地的台灣教會,因為到了異鄉,教會很自然地成為他們的歸屬感之一,甚至讓他們相遇、回到台灣再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

broken image

基隆街景。

還記得以前走在路上,最怕被傳福音的人搭訕,因為大家都好熱情,不辭辛勞地想傳遞愛給我們。在這次的經歷中我才發現,過去的我之所以無法接納甚至感到懼怕,正是因為我的心胸是緊閉而漠然的。自己對於任何人、事、物所有的偏見,都是因為不夠瞭解,一旦了解了,也很難不去愛了。

生活之必須:靠海吃海

旅途的尾聲,大家一起去市場買海鮮、煮晚餐、吃晚餐,除了對於海中生物有更近一步的認識外,整套教學活動對於生活的深入,讓我們好像也成了這個家園中的一部分。而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更是在這堂旅程中最最寶貴的收穫。

broken image

在魚市場挑選、採買。

我的生活:我的家園

回到自己的家園來看,我住在三重,從小就被爸媽保護長大,以致於家鄉比起長年補習的台北車站真的陌生許多,台北市許多地方都比三重來得熟悉。也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家鄉好玩,小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家很偏僻,很討厭,直到長大差不多大學左右,透過瞭解三重的地理相對位置、交通機能、歷史定位,才慢慢發現,三重之所以為三重,我所居住的環境之所以是這般樣貌,一切都是人與時間造就的。

broken image

以前的台北橋。

三重與過去台北市最繁華的整個西區(包含大同區、中正區、萬華區)緊鄰,因此三重成為勞動階級最早的落腳處。也因此這邊跟五股都有一些工業區,而我們家就位於工業區裡面、住家在工廠樓上。在這樣的背景下三重常常被人說是龍蛇雜處的地方,很多黑道等等,與隔壁的蘆洲人設大不相同。但同時,三重也是一個交通極便利的地方,過個橋就到市中心的市中心,有五座直接連結到台北市的交通要道(重陽橋直達士林、高速公路直達圓山、三和夜市旁的台北橋又直達大橋頭、忠孝橋直達台北車站、中興橋直達萬華、西門盯),境內有六座捷運站(其中一個還有含機場捷運線)。五股、泰山、新莊、蘆洲要去台北市,基本上大都必經三重。這明顯的事實其實我也是很晚才發現,因為我根本稱不上在三重「生活」,我只是「住」在那裡而已,真正生活的地方也許是國中住校時的校園還有高中補習時的南陽街。這也說明了,「家園」之於人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絕對不只是一個「住」的地方而已,因為面對家園是不應該像我這般感到陌生和慚愧的。

如今的我,雖然對於三重的認同與歸屬感還不甚強烈,甚至連一些在地小吃或是三和夜市都不甚熟悉,但至少,在這門課過後,讓我重新看見了日常生活中,各種切入認識的可能性,還有家園所孕育出的文化豐富性。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