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泰雅家園

北醫 曾玄凌

· 2021山之行紀錄

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一詞是社區營造的進階版。藉由各地「地、產、人」的特有的獨特性與核心價值,以「創意、創新、創業、創生」的策略規劃,開拓地方深具特色的產業資源。

泰雅族人的大冰箱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原住民一直都自給自足的生活著,泰雅族人將山林視作他們的冰箱。他們狩獵、種植、畜牧,每一種傳統的生活技術,都是代代延續下來的智慧結晶,更是他們的文化寶藏。

然而近年來在政權與法令規範下,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受到了限制,他們被迫改變他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這些政策除了直接導致許多原住民面臨生活窘境、貧困外,更間接造成了文化的流失。

資本主義下,我們犧牲了什麼

西方資本主義在全球擴張性的發展,至今仍不斷拓展、深化,並影響所有人。因此,當我們思考原住民的議題時,不應只侷限於國家政策的運作,也必須將更大的政治經濟條件納入我們認識問題的視野,亦即:看見國家是如何透過武力及各種政策促進資本主義化,將原住民一步步捲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我們,包括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又是如何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

參考資料: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5/article/5460

小米文化

可能是草、樹和大自然的圖像

小米是很多族群的傳統作物,伴隨著小米的收成有許多相關的儀式與文化意義。因此種植小米本身除了可連結人地關係之外,找回傳統的知識與文化,也能重塑以往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日治時期台灣稻米銷量極高,泰雅族的大冰箱被迫改種稻米,但是那裡並不適合栽種稻米。後來的資本主義興起,他們又改種植番茄、高麗菜等價值高的作物,於是整個山上都種起經濟作物。

在小米種植斷了三四十年後,芭翁Pagung,決定要復耕小米。

芭翁決定以最傳統的方式栽種,小米播種祭典等文化更是不可少。在復育的過程中可以慢慢發現,鄉中耆老都被吸引了過來,忍不住下田幫忙教導後輩技術,也讓快要失傳的小米語言得以被記錄了下來。這就是永續發展重要的意義之一「人與人之間的傳承」。

傻瓜農夫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夏禾農夫堅持不使用任何會對土地造成危害的加工肥料以及農藥。他自然農法的目標是以可以在自己的農場裡『自然循環』生產、行銷,減少對外的農業資材需求,農場內部自行生成園區需要的農業資材。像是將雞糞便用自然農業的處理方式,再次發酵回到園區來使用、運用在果樹、蔬菜的需求上。這樣採用溫和不破壞生態圈運轉的種植方式,是屬於當地人的無形資產,背後隱含著:幫助他者,人與非人彼此互依的概念。

家園互依(home interdependence)

不只要了解自己的家園,也要了解他人的家園,來更加了解自己的家園;非常重要“互依家園”的概念。--陳亮全(2021)。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定義:「一個能滿足當代人需求,卻不會危害後世子孫滿足他們發展需求的模式。」–布倫特蘭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1987)